1.形容动物声音的词

2.形容叫的字有哪些

3.笠翁对韵十灰全文逐句解释

形容动物声音的词

猿啼鹤唳总成哀的意思-猿啼鹤唳的声音

形容动物声音的词

鹤唳 猫喵 鹿呦 猿啼(鸣) 鸡鸣 犬吠 猪哼哼 牛哞 马嘶 虎啸,狮吼,狼嚎,鸟鸣,羊咩 ,龙吟 蛇嘶 鼠叽 鸦啼

1、吱吱——老鼠

2、呦呦——鹿叫

3、狺狺(yinyin)象声词,狗叫的声音

4、咿呦——山鹿叫

5、咿咿——虫叫、豚鸣

6、咿喔、喔——鸡叫

7、哮、嗥——兽吼叫

8、喔喔——用来写公鸡的声音。

9、嗡嗡——用来写昆虫飞动的声音。

10、汪汪——狗

11、嘶噪——马鸣声

12、嘶——马鸣、虫幽咽凄切叫声

13、嗯啊嗯啊-驴

14、哞哞——牛

15、咩咩——羊

16、 *** 、喵喵——猫

17、咯嗒、咯咯嗒——用来写母鸡的声音

18、瞿瞿(加上“口”)qū——蟋蟀的叫声。

19、啾唧——用来写虫、鸟等细碎的叫声。

20、唧唧、叽叽——小鸡

描写动物声音的词语

02

21、叽叽——用来写小鸡、小鸟的叫声。

22、蝈蝈——蝈蝈

23、呱呱——用来写鸭子、青蛙等的响亮的叫声。

24、笃笃,呱呱——青蛙

25、嗒嗒——马蹄声

26、嗷呜——老虎

27、知了知了——知了

关于动物声音的词语

03

风声鹤唳

解释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万马齐喑

解释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面。

出处宋·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瘖。”

龙吟虎啸

解释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出处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鬼哭狼嚎

解释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燕语莺啼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出处唐·皇甫冉《春思》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莺歌燕语

解释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春景》:“见了些,红红绿绿桃共杏,最喜春日晴。莺歌燕语,云淡风轻,水秀山明。”

鸟哭猿啼

解释泛指禽兽悲鸣。形容悲凉的情景。

出处唐·王维《能禅师碑》:“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猿啼鹤唳

解释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两崖分虎踞龙盘,四面有猿啼鹤唳。”

狗吠不惊

解释吠:狗叫声。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形容社会太平安定。

出处 《后汉书·岑熙传》:“(熙)迁魏郡太守,……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牦。’”

形容动物声音的词语

形容动物声音的词语

01

1、吱吱——老鼠

2、呦呦——鹿叫

3、狺狺(yinyin)象声词,狗叫的声音

4、咿呦——山鹿叫

5、咿咿——虫叫、豚鸣

6、咿喔、喔——鸡叫

7、哮、嗥——兽吼叫

8、喔喔——用来写公鸡的声音。

9、嗡嗡——用来写昆虫飞动的声音。

10、汪汪——狗

11、嘶噪——马鸣声

12、嘶——马鸣、虫幽咽凄切叫声

13、嗯啊嗯啊-驴

14、哞哞——牛

15、咩咩——羊

16、 *** 、喵喵——猫

17、咯嗒、咯咯嗒——用来写母鸡的声音

18、瞿瞿(加上“口”)qū——蟋蟀的叫声。

19、啾唧——用来写虫、鸟等细碎的叫声。

20、唧唧、叽叽——小鸡

描写动物声音的词语

02

21、叽叽——用来写小鸡、小鸟的叫声。

22、蝈蝈——蝈蝈

23、呱呱——用来写鸭子、青蛙等的响亮的叫声。

24、笃笃,呱呱——青蛙

25、嗒嗒——马蹄声

26、嗷呜——老虎

27、知了知了——知了

关于动物声音的词语

03

风声鹤唳

解释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万马齐喑

解释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面。

出处宋·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瘖。”

龙吟虎啸

解释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出处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鬼哭狼嚎

解释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燕语莺啼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出处唐·皇甫冉《春思》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莺歌燕语

解释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春景》:“见了些,红红绿绿桃共杏,最喜春日晴。莺歌燕语,云淡风轻,水秀山明。”

鸟哭猿啼

解释泛指禽兽悲鸣。形容悲凉的情景。

出处唐·王维《能禅师碑》:“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猿啼鹤唳

解释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两崖分虎踞龙盘,四面有猿啼鹤唳。”

狗吠不惊

解释吠:狗叫声。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形容社会太平安定。

出处 《后汉书·岑熙传》:“(熙)迁魏郡太守,……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牦。’”

形容动物声音的词语鸠

咩咩——羊 哞哞——牛 汪汪——狗 笃笃,呱呱——青蛙 知了知了——知了 *** 、喵喵——猫 蝈蝈——蝈蝈 唧唧、叽叽——小鸡 嗷呜——老虎

形容动物和物体声音的词语

叽叽喳喳

滴滴答答

砰砰

哒哒

潺潺

嘶鸣

响亮

嘹亮

形容声音的词声音的

溪里花拉

嚬嚬乓乓

噗哧噗哧

哼哼唧唧

滴滴哒哒

挤机外外

定领动龙

乒领乓朗

叮叮咚咚

轰隆轰隆

噼里啪啦

哐啷哐啷

形容声音的词

喵喵——用来写猫叫的声音。

汪汪——用来写狗的叫声。

喔喔——用来写公鸡的声音。

叽叽——用来写小鸡、小鸟的叫声。

哞(mōu)——用来写牛叫的声音。

瞿瞿(加上“口”)qū——蟋蟀的叫声。

啾啾——用来写许多小鸟一起叫的声音。

喳喳——用来写鸟叫的声音,如:喜鹊喳喳地叫。

啾唧——用来写虫、鸟等细碎的叫声。

呱呱——用来写鸭子、青蛙等的响亮的叫声。

哈哈——用来写笑声,一般来写大笑。

嘻嘻——用来写笑声,一般来写俏皮地笑,偷笑。

呵呵——用来写笑声,如:呵呵地笑起来。

咚咚——用来写敲鼓和敲门的声音。

嗡嗡——用来写昆虫飞动的声音。

淅淅——用来写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淅沥——用来写轻微的风、雨、雪等声音。

细碎,窸窣,轻盈,扑簌簌,清凌凌....

其实我觉得“粘”就很好啊~~~\(^o^)/~

形容马声音的词

萧萧:象声词,形容马叫声,

如:马鸣萧萧.咴儿咴儿:

象声词,形容马叫的声音.

形容鸡声音的词

小鸡叫: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公鸡打鸣: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母鸡叫 :咕咕咕咕母鸡下蛋:咕咕蛋咕咕蛋

形容狗声音的词

猪朋狗友 :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

出处:欧阳山《苦斗》四十四:“担心的是咱爷儿俩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一份家业,将来不够他跟那些猪朋狗友天天去吃醋溜纹银子!”

近义词:狐朋狗友。

这说明狗不是人类的朋友。

狗是十分肮脏的,随时会变成疯狗的恶魔。

有识之士呼吁禁狗令。

形容叫的字有哪些

呼喊

呼唤

叫唤

叫喊

狗吠,龙吟,鹤唳,狼唳,鸡鸣,虎啸,马嘶,鸟鸣,猿啼,狼嚎(狼嗥),狮吼,牛哞

虎啸、鹤唳、凤鸣、鸡啼、犬吠

神号鬼哭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人喊马嘶

人在呐喊,马在嘶叫

咆哮如雷

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

哭天喊地

提高嗓门又哭又叫。

狂犬吠日

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狂风怒号

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狂吠狴犴

吠:狗叫;狴犴:传说中一种野兽名,这里指狂犬。狂犬乱叫。

力竭声嘶

嗓子喊哑了,力气用尽了。形容拼命地叫喊。

笠翁对韵十灰全文逐句解释

笠翁对韵十灰全文逐句解释如下:

一、《笠翁对韵·十灰》翻译

春与夏相对,喜与哀相对。文辞高妙与才能优异相对。风清与月朗相对,地辟与天开相对。游玩于阆苑仙境与醉饮于蓬莱仙山相对。北斗七星与三台六星相对。十里香风自望仙阁中飘出,一轮明月在思子台上照耀。

因为有人求取长生之道,西王母数次带着玉橘、冰桃降临人间;为了给刘向照明读书,太乙真人乘着莲舟、扶着藜杖来到天禄阁中。朝与暮相对,去与来相对。人民众多与国家安定相对。马肝有毒与鸡肋无味相对,眼美似杏与腮艳如桃相对。

偶尔引发美好的兴致与难得具有舒畅的心情相对。北方的雪与春天的雷相对。白云飘过鳷鹊观,太阳照耀凤凰台。温和的气息轻拂着河边的芳草,轻细的微风吹落了林中的梅花。春天里绿柳成荫鲜花怒放,莺燕的啼鸣听起来好像充满欢笑。

秋风中松树呼号柏树起舞,猿鹤的啼叫听起来好像带着哀伤。忠与信相对,广博与完备相对。忖度与疑猜相对。香烟消散与烛光暗淡相对,鹊报喜与蛩哀鸣相对。“金花报”代表金榜题名与“玉镜台”代表婚娶聘礼相对。倒酒与含杯相对。岩石顶上老树横斜,石台阶上青苔覆盖。

大雪满山时,高士袁安在家中独卧;明月映照下,梅花仙子自林间走来。西湖堤上遍布绿柳,它们都是苏轼出守杭州时栽种的;玄都观里尽是碧桃,它们都是刘禹锡离开京城后栽种的。

二、《笠翁对韵·十灰》原文

春对夏,喜对哀。大手对长才。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游阆苑,醉蓬莱。七政对三台。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玉洁冰清,王母几因求道降;连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

朝对暮,去对来。庶矣对康哉。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佳兴适,好怀开。朔雪对春雷。云移鳷鹊观,日晒凤凰台。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柳媚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忠对信,博对赅。忖度对疑猜。香消对烛暗,鹊喜对蛩哀。金花报,玉镜台。倒斝对衔怀。岩巅横老树,石磴覆苍苔。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绿柳沿堤,皆因苏子来时种;碧桃满观,尽是刘郎去后栽。

《笠翁对韵》简介与作者简介

一、《笠翁对韵》简介

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创作的文集,大约成书于明末清初。《笠翁对韵》是一本关于声律启蒙的蒙学读物,全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也从音律上教授了对一、二、三、五、七乃至十一字对的方法,声韵协调,可以让儿童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笠翁对韵》是中国古代儿童学习创作诗歌的一本实用教材,被称为“吟诗作对三基”之一?。

二、作者简介

李渔(1611年—1680年),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鸿,号笠翁,别号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金华兰溪(今属浙江)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