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归类

2.历史上知己的故事

3.一板一眼,下一句是什么?

成语归类

一鳞一爪什么意思-一鳞一爪指什么肖

AABB形式的成语共有204个:

安安稳稳、巴巴急急、巴巴劫劫、巴巴结结、白白朱朱

半半拉拉、半半路路、彬彬济济、炳炳烺烺、病病歪歪

波波碌碌、朝朝暮暮、抽抽搭搭、抽抽噎噎、出出律律

楚楚谡谡、吹吹打打、啛啛喳喳、搭搭撒撒、大大咧咧

大大落落、眈眈逐逐、颠颠倒倒、嘟嘟哝哝、躲躲闪闪

峨峨汤汤、峨峨洋洋、噩噩浑浑、匪匪翼翼、沸沸汤汤

沸沸扬扬、纷纷籍籍、纷纷攘攘、纷纷扰扰、纷纷扬扬

纷纷洋洋、纷纷拥拥、风风火火、风风雨雨、风风韵韵

服服贴贴、干干翼翼、鼓鼓囊囊、鬼鬼祟祟、浩浩荡荡

浩浩汤汤、赫赫巍巍、赫赫炎炎、赫赫扬扬、哼哼唧唧

轰轰烈烈、花花绿绿、慌慌张张、恍恍荡荡、昏昏沉沉

昏昏噩噩、昏昏浩浩、昏昏默默、浑浑沉沉、浑浑沌沌

浑浑噩噩、混混沌沌、混混噩噩、混混沄沄、汲汲皇皇

汲汲忙忙、继继承承、继继存存、继继绳绳、家家户户

结结巴巴、兢兢干干、兢兢乾乾、兢兢业业、兢兢翼翼

兢兢战战、踽踽凉凉、侃侃谔谔、侃侃訚訚、口口声声

哭哭啼啼、款款深深、拉拉扯扯、拉拉杂杂、唠唠叨叨

磊磊落落、离离矗矗、历历落落、踉踉跄跄、两两三三

烈烈轰轰、林林总总、零零星星、荦荦确确、落落穆穆

马马虎虎、忙忙碌碌、懵懵懂懂、迷迷荡荡、密密层层

渺渺茫茫、明明白白、明明赫赫、暮暮朝朝、袅袅娜娜

袅袅娉娉、袅袅亭亭、袅袅婷婷、嗫嗫嚅嚅、扭扭捏捏

婆婆妈妈、七七八八、栖栖遑遑、期期艾艾、嘁嘁喳喳

千千万万、乾乾翼翼、勤勤恳恳、卿卿我我、攘攘熙熙

日日夜夜、洒洒潇潇、三三两两、三三四四、三三五五

善善恶恶、生生世世、生生、十十五五、是是非非

斯斯文文、忐忐忑忑、堂堂正正、滔滔汩汩、滔滔滚滚

陶陶兀兀、忑忑忐忐、腾腾兀兀、啼啼哭哭、条条框框

偷偷摸摸、吞吞吐吐、万万千千、巍巍荡荡、唯唯否否

唯唯诺诺、委委佗佗、熙熙壤壤、熙熙攘攘、熙熙融融

蝎蝎螫螫、心心念念、伈伈睍睍、星星点点、星星落落

形形色色、虚虚实实、絮絮叨叨、煦煦孑孑、燕燕莺莺

洋洋洒洒、洋洋纚纚、摇摇摆摆、业业矜矜、业业兢兢

隐隐约约、营营苟苟、营营逐逐、影影绰绰、庸庸碌碌

悠悠荡荡、悠悠忽忽、鱼鱼雅雅、郁郁苍苍、郁郁沉沉

郁郁葱葱、郁郁累累、郁郁芊芊、元元本本、原原本本

原原委委、源源本本、岳岳磊磊、岳岳荦荦、晕晕沉沉

詹詹炎炎、战战惶惶、战战兢兢、战战栗栗、战战业业

铮铮佼佼、整整截截、正正经经、正正气气、正正堂堂

支支吾吾、支支梧梧、逐逐眈眈、孜孜汲汲、孜孜矻矻

孳孳汲汲、孳孳矻矻、子子孙孙、总总林林

3 AABC形式的成语共有312个:

哀哀父母、哀哀欲绝、昂昂自若、嗷嗷待哺、班班可考

比比皆然、比比皆是、彬彬有礼、步步登高、步步高升

步步莲花、步步为营、草草了事、草草收兵、察察而明

察察为明、超超玄著、超超玄箸、陈陈相因、迟迟吾行

侈侈不休、楚楚不凡、楚楚动人、楚楚可爱、楚楚可怜

楚楚可人、楚楚有致、楚楚作态、蠢蠢欲动、绰绰有余

绰绰有裕、刺刺不休、蹙蹙靡骋、代代相传、旦旦而伐

喋喋不休、鼎鼎大名、鼎鼎有名、多多益办、多多益善

咄咄逼人、咄咄怪事、咄咄书空、恶恶从短、恩恩相报

泛泛而谈、泛泛之交、泛泛之人、泛泛之谈、纷纷不一

忿忿不平、愤愤不平、高高在上、格格不纳、格格不入

格格不吐、耿耿于怀、耿耿于心、呱呱堕地、呱呱坠地

官官相护、官官相为、官官相卫、衮衮诸公、好好先生

赫赫有名、赫赫之功、赫赫之光、忽忽不乐、花花公子

花花世界、花花太岁、惶惶不安、恢恢有余、昏昏欲睡

岌岌可危、汲汲顾影、济济一堂、寂寂无闻、戛戛独造

蹇蹇匪躬、矫矫不群、斤斤计较、斤斤较量、斤斤自守

津津乐道、津津有味、井井有法、井井有方、井井有条

井井有序、井井有绪、炯炯有神、赳赳武夫、九九归一

九九归原、久久不忘、踽踽独行、眷眷之心、侃侃而谈

侃侃而言、硁硁之愚、空空如也、口口相传、夸夸而谈

夸夸其谈、款款而谈、琅琅上口、朗朗乾坤、朗朗上口

累累如珠、历历可辨、历历可见、历历可考、历历可数

历历在耳、历历在目、栗栗危惧、恋恋不舍、恋恋难舍

寥寥可数、寥寥无几、了了可见、碌碌寡合、碌碌无能

碌碌无奇、碌碌无为、碌碌无闻、荦荦大端、荦荦大者

落落大方、落落寡合、落落难合、脉脉含情、脉脉相通

蔓蔓日茂、芒芒苦海、茫茫苦海、没没无闻、闷闷不乐

靡靡之乐、靡靡之声、靡靡之音、绵绵不断、绵绵不绝

绵绵瓜瓞、面面皆到、面面俱到、面面俱圆、面面厮觑

面面相睹、面面相看、面面相窥、面面相觑、面面圆到

默默无闻、默默无言、目目相觑、喃喃细语、喃喃自语

呶呶不休、念念不忘、念念有词、袅袅余音、诺诺连声

喏喏连声、翩翩风度、翩翩公子、翩翩年少、翩翩起舞

翩翩少年、飘飘欲仙、仆仆道途、仆仆风尘、仆仆亟拜

戚戚具尔、谦谦君子、切切此布、切切私语、切切在心

窃窃私议、窃窃私语、茕茕孑立、区区此心、区区小事

区区之众、拳拳服膺、拳拳盛意、拳拳在念、拳拳之枕

穰穰满家、人人皆知、人人自危、色色俱全、姗姗来迟

珊珊来迟、善善从长、生生不息、生生不已、施施而行

丝丝入扣、堂堂一表、滔滔不断、滔滔不竭、滔滔不尽

滔滔不绝、亭亭玉立、头头是道、途途是道、唯唯连声

娓娓不倦、娓娓动听、娓娓而谈、亹亹不倦、息息相关

息息相通、贤贤易色、哓哓不休、小小不言、心心相印

欣欣向荣、欣欣自得、星星之火、惺惺相惜、惺惺作态

行行蛇蚓、休休有容、栩栩如生、栩栩欲活、轩轩甚得

悬悬而望、循循善诱、牙牙学语、淹淹一息、奄奄一息

燕燕于归、泱泱大风、鞅鞅不乐、扬扬得意、扬扬自得

洋洋大观、洋洋得意、洋洋盈耳、洋洋自得、怏怏不乐

怏怏不悦、幺幺小丑、峣峣易缺、摇摇欲坠、遥遥华胄

遥遥领先、遥遥无期、遥遥相对、遥遥在望、依依不舍

依依惜别、悒悒不乐、翼翼飞鸾、翼翼小心、龈龈计较

英英玉立、盈盈秋水、盈盈一水、永永无穷、郁郁不乐

郁郁寡欢、冤冤相报、元元之民、源源不断、源源不绝

源源而来、跃跃欲试、芸芸众生、凿凿可据、凿凿有据

啧啧称羡、啧啧称赞、沾沾自好、沾沾自满、沾沾自喜

沾沾自炫、湛湛青天、昭昭在目、振振有词、振振有辞

铮铮铁骨、铮铮铁汉、铮铮有声、蒸蒸日上、正正之旗

粥粥无能、铢铢较量、铢铢校量、惴惴不安、谆谆不倦

谆谆告戒、谆谆告诫、谆谆诰诫、谆谆教导、谆谆善诱

孜孜不辍、孜孜不怠、孜孜不倦、孜孜不懈、孜孜无怠

孜孜无倦、孜孜以求、孳孳不倦、字字珠玑、字字珠玉

足足有余、作作有芒

4 ABAB形式的成语共有1个:

彼此彼此

5 ABAC形式的成语共有867个:

阿狗阿猫、阿姑阿翁、阿家阿翁、阿猫阿狗、挨家挨户

挨门挨户、碍手碍脚、碍足碍手、暗气暗恼、傲头傲脑

百发百中、百举百捷、百举百全、百伶百俐、百顺百依

百下百全、百下百着、百衣百随、百依百从、百依百顺

百依百随、百战百败、百战百胜、百中百发、半饥半饱

半间半界、半梦半醒、半青半黄、半上半下、半生半熟

半丝半缕、半半生、半吐半露、半推半就、半吞半吐

半文半白、半新半旧、半信半疑、半疑半信、半真半假

悖入悖出、本乡本土、笨嘴笨舌、必恭必敬、必躬必亲

毕恭毕敬、变脸变色、变颜变色、卜夜卜昼、卜昼卜夜

不卑不亢、不茶不饭、不痴不聋、不偢不倸、不瞅不睬

不存不济、不当不正、不得不尔、不悱不发、不愤不启

不丰不俭、不丰不杀、不干不净、不尴不尬、不古不今

不瞽不聋、不管不顾、不哼不哈、不慌不忙、不饥不寒

不即不离、不疾不徐、不稼不穑、不间不界、不骄不躁

不今不古、不矜不伐、不紧不慢、不禁不由、不揪不采

不揪不采、不揪不睬、不亢不卑、不抗不卑、不愧不作

不愧不怍、不郎不秀、不稂不莠、不冷不热、不凉不酸

不了不当、不磷不缁、不伦不类、不蔓不支、不蔓不枝

不忙不暴、不明不白、不挠不屈、不挠不折、不偏不党

不偏不倚、不破不立、不屈不挠、不仁不义、不日不月

不三不四、不僧不俗、不衫不履、不上不落、不上不下

不生不灭、不声不吭、不声不气、不声不响、不识不知

不不活、不痛不痒、不吐不茹、不文不武、不闻不问

不问不闻、不猧不魀、不咸不淡、不徐不疾、不言不语

不依不饶、不夷不惠、不因不由、不阴不阳、不折不扣

不知不觉、不忮不求、不做不休、采葑采菲、炒买炒卖

彻里彻外、彻内彻外、彻上彻下、彻首彻尾、彻头彻尾

称王称霸、成己成物、成名成家、成千成万、成日成夜

成双成对、诚惶诚恐、诚心诚意、乘时乘势、楚得楚弓

楚弓楚得、大本大宗、大彻大悟、大澈大悟、大吹大打

大吹大擂、大慈大悲、大恩大德、大风大浪、大喊大叫

大红大绿、大红大紫、大吉大利、大经大法、大开大合

大模大样、大起大落、大请大受、大仁大义、大是大非

大手大脚、大行大市、大摇大摆、大智大勇、呆头呆脑

代拆代行、戴日戴斗、得尺得寸、得寸得尺、敌惠敌怨

递胜递负、递兴递废、吊形吊影、调嘴调舌、丢魂丢魄

独断独行、独来独往、独清独醒、独是独非、独往独来

独行独断、多才多艺、多材多艺、多愁多病、多能多艺

多情多感、多情多义、多言多语、多艺多才、多灾多难

多嘴多舌、恶声恶气、恶衣恶食、恶有恶报、而今而后

贩夫贩妇、非驴非马、非亲非故、匪石匪席、匪夷匪惠

吠形吠声、吠影吠声、风言风语、佛眼佛心、附影附声

改步改玉、改玉改步、改玉改行、敢怒敢言、敢为敢做

敢作敢当、敢作敢为、革面革心、各就各位、各色各样

各式各样、亘古亘今、公才公望、公买公卖、公事公办

公是公非、狗心狗行、古貌古心、古色古香、怪模怪样

怪声怪气、怪形怪状、归十归一、佹得佹失、鬼头鬼脑

好模好样、好声好气、好心好意、好言好语、合情合理

何去何从、猴头猴脑、呼庚呼癸、呼牛呼马、忽冷忽热

狐埋狐搰、狐埋狐扬、胡里胡涂、胡天胡地、胡天胡帝

胡作胡为、糊里糊涂、虎头虎脑、滑头滑脑、话言话语

患得患失、慌手慌脚、绘声绘色、绘声绘影、绘影绘声

诲盗诲*、诲*诲盗、昏头昏脑、活蹦活跳、活灵活现

活龙活现、活神活现、活形活现、活眼活现、火急火燎

火烧火燎、畸轻畸重、畸重畸轻、集苑集枯、己饥己溺

己溺己饥、加油加醋、夹七夹八、佳儿佳妇、假痴假呆

假门假氏、假门假事、假人假义、假仁假义、假仁假意

尖言尖语、拣精拣肥、见羹见墙、见墙见羹、见仁见智

见神见鬼、见智见仁、将信将疑、娇声娇气、戒骄戒躁

今生今世、尽多尽少、尽美尽善、尽善尽美、尽心尽力

进贤进能、侭多侭少、九天九地、久而久之、救苦救难

[ABAC]形式的成语共有867个:

撅坑撅堑、绝子绝孙、觉人觉世、可歌可泣、可泣可歌

可有可无、克爱克威、克逮克容、克俭克勤、克勤克俭

刻肌刻骨、肯构肯堂、肯堂肯构、快人快事、快人快性

快人快语、来回来去、乐山乐水、楞手楞脚、楞头楞脑

冷心冷面、冷言冷语、愣头愣脑、离心离德、连明连夜

连日连夜、怜我怜卿、良知良能、列祖列宗、旅进旅退

屡试屡验、屡战屡败、论千论万、马去马归、买东买西

卖官卖爵、卖头卖脚、瞒天瞒地、满打满算、满谷满坑

满坑满谷、谩天谩地、漫地漫天、毛手毛脚、没查没利

没颠没倒、没法没天、没精没彩、没里没外、没眉没眼

没轻没重、没日没夜、没头没脸、没头没脑、没完没了

美轮美奂、面红面赤、面红面绿、民膏民脂、民脂民膏

木头木脑、拿贼拿赃、乃文乃武、乃武乃文、难弟难兄

难分难解、难分难舍、难解难分、难舍难分、难兄难弟

难兄难弟、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能伸能屈、能文能武

捻神捻鬼、捏脚捏手、捏手捏脚、蹑脚蹑手、蹑手蹑脚

蹑手蹑足、弄鬼弄神、弄神弄鬼、弄嘴弄舌、怕痛怕痒

佩韦佩弦、匹夫匹妇、偏听偏信、偏听偏言、拼拼活

平起平坐、破罐破摔、七擒七纵、七生七、七七生

七纵七禽、七纵七擒、岐出岐入、强强活、俏成俏败

怯声怯气、窃钩窃国、擒贼擒王、轻口轻舌、轻手轻脚

轻言轻语、倾城倾国、倾国倾城、去甚去泰、去太去甚

去泰去甚、全能全智、全始全终、全受全归、全心全意

全知全能、全智全能、群策群力、群威群胆、染苍染黄

让三让再、让再让三、人来人往、人千人万、人山人海

仁心仁术、仁心仁闻、任劳任怨、任怨任劳、如痴如狂

如痴如梦、如痴如醉、如火如荼、如饥如渴、如胶如漆

如渴如饥、如狼如虎、如履如临、如梦如醉、如泣如诉

如切如磋、如手如足、如兄如弟、如埙如篪、如埙如箎

如醉如痴、如醉如狂、如醉如梦、乳声乳气、入情入理

润屋润身、若存若亡、若即若离、若离若即、若明若暗

若明若昧、若隐若显、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撒痴撒娇

撒娇撒痴、三沐三熏、三沐三薰、三十三天、三吐三握

三衅三浴、三熏三沐、三薰三沐、三盈三虚、三浴三衅

三战三北、傻头傻脑、讪皮讪脸、善眉善眼、善始善终

善颂善祷、善有善报、上篇上论、身做身当、神往神来

失张失志、失张失致、失张失智、十发十中、十全十美

十战十胜、时隐时见、实心实意、使臂使指、使贪使愚

使愚使过、使智使勇、使嘴使舌、事齐事楚、适材适所

手高手低、熟门熟路、束手束脚、束手束足、数一数二

双栖双宿、双宿双飞、谁是谁非、顺水顺风、说长说短

说好说歹、说来说去、说千说万、四百四病、速战速决

随地随时、随时随地、随寓随安、缩手缩脚、缩头缩颈

缩头缩脑、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探头探脑、天兵天将

天生天化、天生天杀、挑么挑六、挑幺挑六、听风听水

同德同心、同袍同泽、同声同气、同心同德、头出头没

头高头低、徒子徒孙、土生土长、吐心吐胆、推三推四

妄言妄听、危言危行、为鬼为蜮、为国为民、为裘为箕

唯妙唯肖、惟精惟一、惟妙惟肖、惟肖惟妙、维妙维肖

畏首畏尾、文子文孙、稳扎稳打、问长问短、问寒问暖

瓮声瓮气、我行我素、无背无侧、无边无际、无边无沿

无边无垠、无大无小、无党无偏、无颠无倒、无冬无夏

无法无天、无父无君、无根无蒂、无挂无碍、无罣无碍

无毁无誉、无家无室、无尽无穷、无尽无休、无旧无新

无咎无誉、无拘无碍、无拘无缚、无拘无束、无了无休

无虑无思、无虑无忧、无明无夜、无偏无陂、无偏无党

无偏无颇、无偏无倚、无千无万、无牵无挂、无亲无故

无情无彩、无情无绪、无情无义、无穷无尽、无拳无勇

无伤无臭、无声无臭、无声无色、无声无息、无时无刻

无始无终、无适无莫、无适无莫、无束无拘、无思无虑

无天无日、无头无尾、无相无作、无形无影、无休无了

无依无靠、无倚无靠、无影无形、无影无踪、无忧无虑

ABAC形式的成语共有867个:

无尤无怨、无缘无故、无怨无德、无昼无夜、无踪无影

武爵武任、勿怠勿忘、误打误撞、先圣先师、先知先觉

闲非闲是、闲是闲非、闲言闲语、涎脸涎皮、涎皮涎脸

涎言涎语、现世现报、相安相受、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相克相济、相切相磋、相亲相爱、相生相成、相生相克

相呴相济、相因相生、像模像样、像心像意、小恩小惠

小手小脚、谢天谢地、心上心下、新人新事、旋得旋失

旋生旋灭、学书学剑、询迁询谋、要要活、一班一辈

一班一级、一板一眼、一悲一喜、一步一鬼、一步一趋

一草一木、一长一短、一倡一和、一唱一和、一朝一夕

一成一旅、一弛一张、一吹一唱、一搭一档、一箪一瓢

一旦一夕、一德一心、一点一滴、一分一毫、一根一板

一鼓一板、一还一报、一晦一明、一家一火、一家一计

一举一动、一口一声、一夔一契、一来一往、一鳞一爪

一龙一蛇、一龙一猪、一马一鞍、一模一样、一年一度

一喷一醒、一嚬一笑、一颦一笑、一琴一鹤、一丘一壑

一觞一咏、一生一代、一生一世、一式一样、一手一脚

一手一足、一丝一毫、一一生、一天一地、一五一十

一夕一朝、一笑一颦、一心一德、一心一腹、一心一计

一心一力、一心一路、一心一意、一熏一莸、一薰一莸

一言一行、一吟一咏、一饮一啄、一迎一和、一缘一会

一张一弛、一针一线、一针一缐、一枝一节、一枝一栖

一肢一节、一重一掩、一字一板、一字一句、一字一泪

一字一珠、一坐一起、宜嗔宜喜、宜家宜室、宜室宜家

宜喜宜嗔、遗老遗少、疑鬼疑神、疑神疑鬼、倚门倚闾

亦步亦趋、亦趋亦步、亦庄亦谐、溢美溢恶、庸言庸行

永生永世、用心用意、忧国忧民、油嘴油舌、有板有眼

有本有原、有本有源、有财有势、有胆有识、有风有化

有根有底、有根有苗、有来有往、有棱有角、有利有弊

有凭有据、有钱有势、有三有俩、有声有色、有始有终

有始有卒、有说有笑、有条有理、有头有脸、有头有脑

有头有尾、有物有则、有心有意、有血有肉、有勇有谋

有枝有叶、又红又专、予取予夺、予取予求、予取予携

予智予雄、愚夫愚妇、怨天怨地、允文允武、咂嘴咂舌

杂七杂八、载沉载浮、载驰载驱、载歌载舞、载欢载笑

载驱载驰、载笑载言、再接再历、再接再厉、再接再砺

再三再四、贼眉贼眼、贼头贼脑、窄门窄户、詀言詀语

张眉张眼、真刀真枪、真心真意、真赃真贼、镇日镇夜

知彼知己、知地知天、知己知彼、知微知彰、知足知止

直上直下、至大至刚、至善至美、至圣至明、至再至三

至尊至贵、陟岵陟屺、众好众恶、昼日昼夜、逐句逐字

逐字逐句、祝哽祝噎、祝鲠祝噎、祝鲠祝饐、祝僇祝鲠

祝咽祝哽、捉贼捉赃、捉贼捉脏、濯足濯缨、自暴自弃

自吹自擂、自吹自捧、自高自大、自给自足、自觉自愿

自卖自夸、自媒自炫、自弃自暴、自轻自贱、自生自灭

自始自终、自私自利、自言自语、自业自得、自由自在

自怨自艾、自作自受、足兵足食、足食足兵、足衣足食

作福作威、作好作歹、作威作福、做刚做柔、做鬼做神

做好做歹、做好做恶、做人做世、做神做鬼、做张做势

做张做致、做张做智

ABBA形式的成语共有0个

ABCA形式的成语共有51个:

床上安床、床上迭床、床上叠床、床上施床、床下安床

豆萁燃豆、讹以传讹、讹以滋讹、防不及防、防不胜防

冠上加冠、国将不国、话里有话、话中有话、见所不见

见所未见、将门有将、精益求精、举不胜举、轮扁斫轮

梦中说梦、难乎其难、年复一年、欺人自欺、亲上成亲

亲上做亲、仁者能仁、忍无可忍、日复一日、日甚一日

日慎一日、神乎其神、数不胜数、损之又损、天外有天

痛定思痛、头上安头、头上著头、微乎其微、为所欲为

闻所不闻、闻所未闻、屋下架屋、屋下作屋、相门有相

新益求新、刑期无刑、玄之又玄、衣锦褧衣、贼喊捉贼

枝外生枝

ABBC形式的成语共有7个:

不了了之、春风风人、解衣衣人、上医医国、夏雨雨人

言人人殊、自欺欺人

ABCB形式的成语共有145个:

拔帜树帜、拔帜易帜、半懂不懂、半信不信、不懂装懂

不教之教、不了而了、长亭短亭、朝斯夕斯、朝折暮折

出尔反尔、出乎反乎、大错特错、大谋不谋、大书特书

待理不理、当断不断、当着不着、得步进步、得寸则寸

得过且过、得马失马、东张西张、耳满鼻满、过桥拆桥

好说歹说、横说竖说、花说柳说、混应滥应、嫁狗随狗

嫁狗逐狗、嫁鸡逐鸡、嫁犬逐犬、见怪不怪、见怪非怪

见经识经、见精识精、剑及屦及、剑及履及、将错就错

将机就机、将计就计、将心比心、解铃系铃、今夕何夕

今月古月、进俯退俯、进旅退旅、旧雨今雨、就事论事

屦及剑及、口服心服、立人达人、轮焉奂焉、买空卖空

卖空买空、南阮北阮、南枝北枝、念兹在兹、怕鬼有鬼

七搭八搭、七事八事、骑驴觅驴、骑马寻马、骑马找马

骑牛觅牛、千了百了、千难万难、求仁得仁、人云亦云

时乖运乖、时来运来、似懂非懂、似笑非笑、随乡入乡

唐哉皇哉、堂哉皇哉、讨价还价、天大地大、天知地知

听之任之、退旅进旅、歪八竖八、无大不大、无可不可

无事生事、心服口服、要价还价、一波万波、一点半点

一个半个、一狠二狠、一了百了、一通百通、一误再误

一些半些、以暴易暴、以德报德、以毒攻毒、以讹传讹

以恶报恶、以瞽引瞽、以火救火、以老卖老、以杀去杀

以杀止杀、以水济水、以水救水、以水投水、以心传心

以心问心、以刑去刑、以刑止刑、以刑致刑、以血洗血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夷伐夷、以夷攻夷、以夷制夷

以夷治夷、以疑决疑、以战去战、以战养战、倚老卖老

毅然决然、应有尽有、优哉游哉、悠哉游哉、有一得一

有意无意、盂方水方、元方季方、源清流清、载舟覆舟

在谷满谷、在官言官、在家出家、知恩报恩、知法犯法

知我罪我、指空话空、至矣尽矣、自然而然、左宜右宜

ABCC形式的成语共有135个:

傲骨嶙嶙、白发苍苍、白雪皑皑、板上钉钉、波光粼粼

波光鳞鳞、薄暮冥冥、不过尔尔、不甚了了、长夜漫漫

此恨绵绵、大才盘盘、大才盘盘、大腹便便、大名鼎鼎

谠论侃侃、得意扬扬、得意洋洋、颠毛种种、钉头磷磷

独行踽踽、丰度翩翩、风尘碌碌、风尘仆仆、风度翩翩

风雨凄凄、福寿绵绵、俯仰唯唯、负债累累、顾虑重重

瓜瓞绵绵、怪事咄咄、关情脉脉、含情脉脉、好善恶恶

鸿飞冥冥、虎视眈眈、虎视耽耽、饥肠辘辘、吉祥止止

剑戟森森、空腹便便、苦海茫茫、来势汹汹、泪眼汪汪

两手空空、聊复尔尔、路远迢迢、妙手空空、磨刀霍霍

目光炯炯、暮气沉沉、怒气冲冲、其势汹汹、气喘吁吁

气势汹汹、气息奄奄、千里迢迢、情意绵绵、秋波盈盈

秋水盈盈、群雌粥粥、热气腾腾、人才济济、人情汹汹

人情汹汹、人心皇皇、人心惶惶、人言籍籍、人言藉藉

人言啧啧、杀气腾腾、神采奕奕、生机勃勃、生气勃勃

瘦骨嶙嶙、书空咄咄、书声琅琅、书声朗朗、气沉沉

逃之夭夭、桃之夭夭、天理昭昭、天网恢恢、天下汹汹

铁板钉钉、铁中铮铮、童山濯濯、万里迢迢、万目睽睽

威风凛凛、温情脉脉、文质彬彬、文质斌斌、无所事事

喜气洋洋、相貌堂堂、想入非非、小时了了、小心翼翼

心旌摇摇、心事重重、信誓旦旦、兴致勃勃、行色匆匆

行色怱怱、兄弟怡怡、雄心勃勃、羞人答答、血迹斑斑

血泪斑斑、血债累累、言笑晏晏、言之凿凿、杨柳依依

野心勃勃、一表堂堂、一息奄奄、衣冠楚楚、仪表堂堂

议论纷纷、意气扬扬、意气洋洋、英姿勃勃、佣中佼佼

庸中佼佼、庸中皦皦、忧心忡忡、忧心悄悄、余音袅袅

余子碌碌、中心摇摇、忠心耿耿、众口嗷嗷、众目睽睽

历史上知己的故事

管晏列传〉为《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邓以赞,牛运震,李晚芳等人曾指出〈管晏列传〉属於「小传,别传体」,「别一格文字」,「变体」,可见其在体例上的特殊性.〈管晏列传〉对於管仲,晏婴的政绩记载,多属纲要的略叙,结果的陈述,而全文叙事的重心在於二人的生平轶事.司马迁主观拣择管仲与鲍叔的交游情谊,晏婴礼贤越石父与识拔御者之管,晏轶事,藉以彰显「知己」之主题.而〈管晏列传〉所阐扬的知己主题,除了管仲与鲍叔;晏婴与越石父,御者间的友朋相知之外,也涵盖了齐桓公与管仲,齐景公与晏婴间的君臣遇合.结合司马迁的生平,可见〈管晏列传〉的知己主题,反映出其类似遭遇与情感共鸣.司马迁将管仲,晏婴写成合传,乃因二人同属春秋时代齐国重要政治人物,皆为政治思想家,而友朋相知,君臣遇合的知己之情,更是管,晏二人合传的重要内在联系.

关键词:司马迁,知己,晏婴,管仲,管晏列传

一,前言

《史记》一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其中列传占了《史记》篇章的一半以上.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曰:「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传」,指出「列传」乃记历史上以义自持,卓荦非凡,立功扬名的重要人物.七十列传首篇为〈伯夷列传〉,伯夷乃商末周初人,〈伯夷列传〉之后,续以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晏婴两位名相之传记——〈管晏列传〉.周初至春秋列国扶义俶傥之贤士名臣不知凡几,而司马迁独於伯夷之后,直接管仲,晏婴,而不为他人专立一传,其中原因可能由於其他人物史料疏略,难以立传,但不可否认的,这样的取舍与安排,凸显了管,晏二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也反应出二人在司马迁心中的重要性.

列传以志人物为主,所传人物的言行事迹应是文章的重心所在,但〈管晏列传〉的写法显然有别於此,邓以赞曰:「数语尽管仲履历,后却以仲言,赞鲍之知人,以评论阐仲之功业,只是小传,别传体.」牛运震曰:「管晏齐名臣,事迹繁众,铺叙则伤於冗,约举则病其漏.此传善用隐括法,而脉理浅深特历历,是太史公别一格文字.」李晚芳曰:「传者详其平生言行而著之,以传其人之谓.〈管晏传〉不然,亦史公变体也.」所谓「小传,别传体」,「别一格文字」,「变体」,都指出〈管晏列传〉有违常例的特殊性.因此〈管晏列传〉对於管,晏事迹的取舍拣选以及司马迁撰述本文的真正用心,都是值得深入探究的.

二,史料取舍与知己主题

司马迁自述撰作〈管晏列传〉之因由曰:「晏子俭矣,夷吾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以治,作〈管晏列传〉第二.」指出虽然管仲的奢华与晏婴的节俭形成鲜明对比,但是二人同为齐国杰出政治家,管仲辅佐桓公成就霸业,勋业彪炳,晏婴协助景公成就治世,政绩显赫,一霸一治,泽被当代,垂范后世,所以将二人合传写成〈管晏列传〉.既然「齐桓以霸,景公以治」,那麼管仲与晏婴辅政的治绩应是本篇列传的重点所在.但是细加分析,不难发现司马迁叙事的重心并不在此.

〈管晏列传〉共可分为三部分:管仲传记,晏婴传记,司马迁之论赞.在管仲传记部分,有关管仲政绩之记载如下:

管仲既用,任政於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於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於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此外,「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乃是引录《管子 牧民》的文句,可以作为管仲的政治思想,而与其政绩有关.细读以上有关管仲政绩的记载,可见多属纲要的略叙,结果的陈述,至於管仲如何辅佐齐桓公齐民修政,富国强兵以称霸诸侯的过程,则多略而不谈,而这方面的内容可於〈齐太公世家〉等篇章中找到相对完整详尽的记载.而整篇〈管晏列传〉中有关管仲政绩较为具体的记载,是以「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於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於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沬之约,管仲因而信之」,印证管仲执政善於权衡,斟酌政务的轻重缓急,转祸为福,变败为功,以使诸侯归附齐国,但在〈齐太公世家〉中,上述三则事例的始末又有更加清楚的交代,阐明管仲巧妙地将桓公袭蔡伐楚的出师之名,由个人私怨转为天下公义;於帮助燕国逐却山戎后,割地与燕,使齐国的国际形象由气焰高张,威震诸侯的强权之国,转为济弱扶倾,谦抑重礼的礼义之邦;与鲁国於柯地会盟时,劝谏桓公履约践诺,使桓公由反覆无常的小人转为讲信修睦的君子.

而就晏婴传记而论,全文共有323字,其中只有「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於诸侯」二节共53字,述及晏婴的从政风范与政治地位,所占比例不到传文的六分之一,而且同样属於纲要的略叙,结果的陈述.而在〈齐太公世家〉中,有关晏婴辅政的具体政绩,可就详尽多了.依据该文记载:齐灵公时,晏婴劝谏灵公不该逃往临菑以避战祸,灵公不从,导致晋兵包围临菑;齐庄公时,晏婴劝谏庄公不应接纳晋国大夫栾盈,庄公不听,终为栾盈所欺,败於晋师,而当崔杼徒属弑庄公后,晏婴不畏崔杼强权,伏庄公尸而哭,崔杼立景公为齐君,晏婴不顾崔杼,庆封之权势,不肯参与誓盟;齐景公时,晏婴使晋,认为齐国终将归田氏所有,并与景公至鲁国问礼,而当彗星出现时,景公以为灾异内心忧惧,晏婴劝谏景公应薄赋敛省刑罚以得民心.此外,〈司马穰苴列传〉中亦载有晏婴向景公推荐田穰苴为将.

司马迁为管,晏二人立传,而二人一生事功,仅用寥寥数语轻描淡写带过,曾有论者对此深表赞赏,例如李景星曰:

〈伯夷列传〉以诞胜,〈管晏列传〉以逸胜.惊天事业,只以轻描淡写之笔出之,如神龙然,露一鳞一爪,而全神皆见.岂非绝大本领!

又如吴见思曰:

管仲,晏子,是春秋时第一流人物,功业烜赫一时,操觚之家,不知当如何铺叙,史公偏只用轻清淡宕之笔,而以秀折出之,月影花香,另是一种境界.

又如吴汝纶曰:

管仲既任政以下,叙相齐谋略,全用虚叙行文,绝骏迈.

司马迁以略笔虚写,轻墨淡彩的作法,概括管,晏的丰功伟业,而不处处泥於事例的详述与史实的徵引,别有一种清空高远,俊逸潇洒的行文风格,所以李景星誉为「如神龙然」,吴见思以「月影花香」拟之,而吴汝纶则直呼「绝骏迈」.然而是否真能达到「露一鳞一爪,而全神皆见」的效果,使人藉由〈管晏列传〉以了解管仲,晏婴烜赫卓绝的具体事功,恐怕相当为难,这与读者设想经由最密切相关的〈管晏列传〉,以得知管晏事功的预期心理,是存在著相当程度的落差的.

经由〈齐太公世家〉等相关篇章的详细描述,管仲,晏婴在齐国的政绩与地位,才得以充分彰显.管,晏的事功,并未详叙於〈管晏列传〉中,而是呈现於〈齐太公世家〉等篇,这是《史记》「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所谓「互见」结构.司马迁为「齐桓以霸,景公以治」的管仲,晏婴立传,并不详尽铺陈二人的显耀功业,而须藉由〈齐太公世家〉等其他篇章之互见,才能一窥二人之事功,如此虽可避免史事的重覆记载,但为内政,外交上都享有崇高地位的重要政治家写传,重心却不在其政功勋业,乍看之下,不免有遗珠之憾.

司马迁具备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敏锐的心思,宏观的史观,而为管,晏二位春秋名臣立传,照说不应如此疏漏,况且既然管,晏的事功可於〈齐太公世家〉等篇互见,那又何必再为二人单独立传 其中原因应是司马迁别具深意,另有用心,欲藉〈管晏列传〉表述某种理念,吐露某种心声.司马迁本人曾就〈管晏列传〉的取材,叙事标准,於篇末论赞中有番简要说明:

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指出经由研读《管子》与《晏子春秋》鞭辟入里的论述,而想知人论世,於是为二人立传以见其行谊,至於取材的标准,不录《管子》,《晏子春秋》众所周知的著作内容,叙事的重心在於管仲,晏婴的生平轶事.只是有关管仲,晏婴的生平轶事何其多,如《韩非子》载: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 」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於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於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齐桓公喜好穿著紫衣,百姓蔚然从风,造成紫帛价格飙涨,经由管仲的献策导正,上行下效,遏止了衣紫的风尚.司马迁於〈管晏列传〉之论赞中曾引《孝经 事君章》语称颂管仲,曰:「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而上举轶事正可作为有力注脚.又如刘向〈晏子叙录〉曰:

内能亲亲,外能厚贤,居相国之位,受万钟之禄,故亲戚待其禄而衣食五百余家,处士待而举火者亦甚众.晏子衣苴布之衣,麋鹿之裘,驾敝车疲马,尽以禄给亲戚朋友,齐人以此重之.

叙述晏婴节俭自持,并不贪求个人享乐,而将俸禄用以接济亲戚贤士.这则轶事正可印证,阐扬〈管晏列传〉中晏婴「食不重肉,妾不衣帛」的节俭风范.但是以上两则轶事司马迁皆舍弃不录,所以可见〈管晏列传〉中所载之管,晏轶事,应有司马迁个人的主观拣择标准,其间鎔铸著他的理念与情感,而非泛泛抄录,杨慎就曾指出:「晏子之事多矣,而太史公详载此,有深意焉.」我们详加审视,不难得知〈管晏列传〉所载之管仲,晏婴轶事,共同指向「知我」,「知己」这一主题.

先看〈管晏列传〉中的管仲轶事,记载内容在於管仲与鲍叔牙间的深厚交谊.司马迁於介绍管仲的字号里籍后,就直接切入管鲍之交:「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叙述鲍叔深知管仲的贤能,始终善待管仲,并於公子纠争位失利被杀后,推荐身陷囹圄的管仲予齐桓公.之后又以管仲个人自述的方式细数二人之交情: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藉由管鲍合夥作买卖而管仲图利自我,管仲为鲍叔谋事未成,管仲从政频遭革职,管仲参战屡次逃逸,管仲未如召忽般於公子纠被杀后尽忠殉难等五件事情,不厌其烦地陈述鲍叔如何慧眼独具,不受世俗大众普通价值观的左右,而能多方设身处地为管仲著想,体谅管仲的身世与遭遇,洞悉管仲的心意与抱负.而五组排比句型的连续使用,五段鲍叔不以我为如何,知我如何的叙述模式,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最后归结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加重语气强调「知我」之情的可贵.

〈管晏列传〉记载的晏婴轶事共有两则,一为晏婴拔擢越石父为上客,内容如下: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於戹,何子求绝之速也 」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於是延入为上客.

越石父身遭缧绁之苦,晏婴晓悟越石父的贤能,而以左骖马赎归,偶然的知遇之情令越石父视晏婴为「知己」,然而晏婴之后的冷淡无礼,又令越石父深感有志难伸,於是请求离去,最后晏婴虚心改过,礼遇越石父为上宾.这段轶事点出知己之间贵在推心置腹,相待以礼.其中越石父所言「君子诎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道出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知己息息相关,於不知己者面前,常受委屈,遭贬抑,而有幸遇到知己者,就能伸展抱负,成就自我.而另一则轶事为晏婴推荐御者为大夫,内容如下: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闚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先由御者之妻的眼光,对比晏婴与御者迥然有别的形象与性格:晏婴身材矮小,高居相位,谦卑自守;御者身材高大,为人车夫,志得意满.接著叙述御者诚心接纳妻子的劝诫,卑逊收敛,晏婴发觉御者之谦抑向贤,於是推荐其为大夫.御者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晏婴能够察觉御者的改变并洞悉其中的缘由,可说是御者的「知己」,而御者能获晏婴推荐担任大夫,正是越石父所谓君子「信於知己者」.

经由〈管晏列传〉中管仲与鲍叔的交游情谊,晏婴礼贤越石父,晏婴识拔御者,可见司马迁精心选录三则管,晏轶事,充分表露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知己」,「知我」的情感线索贯串三则轶事,成为〈管晏列传〉的主题,这是〈管晏列传〉真义之所在,也是司马迁用心之所在,李晚芳亦曰:「两传皆以志友道交情,曰知我,曰知己,两篇合叙联结之真谛也.」正因如此,所以〈管晏列传〉中不多谈管,晏二人的丰功伟业,并且认为《管子》与《晏子春秋》二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不对管,晏二人之著作多所著墨.而在叙述管仲的轶事亦即管鲍之交时,鲍叔始终伴随管仲出现,两人的叙事分量可说无分轩轾,而有知人之明的鲍叔更有凌驾管仲的趋势.在叙完管鲍之交后,司马迁更写道:「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於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颂扬鲍叔的谦冲雅量与悠长德泽,而鲍叔的「知人」比起管仲的「贤能」,更受世人敬仰.

三,友朋相知与君臣遇合

〈管晏列传〉透过管鲍之交,晏婴提拔越石父与御者,彰显「知己」的主题.而这种知己之情主要是指友朋之间的相知,司马迁以此弘扬友道,歌颂友谊之可贵,陈仁锡即曰:

〈伯夷传〉,忠孝兄弟之伦备矣,故〈管晏传〉於朋友之伦,三致意焉.

汤谐亦曰:

列传首伯夷,次管晏,世序故也.然伯夷,叔齐,所全者君臣父子兄弟之伦,而〈管晏传〉独於朋友之道三致意焉,维持人纪之义备矣,作史者其有忧患乎!

指出列传首篇〈伯夷列传〉,次篇〈管晏列传〉,除按时代先后排序外,更因司马迁心系人伦纲纪之维护,所以〈伯夷列传〉阐扬君臣,父子,兄弟之伦,而〈管晏列传〉阐扬朋友之伦.

然而〈管晏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除了呈现在显而易见的友朋相知之外,也涵盖了君臣之间的遇合,只是这方面的内容较为隐微难见而已.〈管晏列传〉曰:「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虽然简单几句带过管仲辅佐齐桓公完成霸业,但也透露出桓公具有容人雅量,不念旧恶,大胆起用管仲,诚心接纳管仲之计谋,桓公,管仲的君臣遇合终成霸业.而有关桓公与管仲之君臣遇合,在〈齐太公世家〉中则有更加清楚的描述.文中记载当公子纠,小白分由鲁,莒争相返齐登位时,管仲曾带兵阻拦小白,并射中小白带钩,小白佯以贻误管仲,因而率先返齐继位,是为桓公.之后桓公致书鲁国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可见桓公对管仲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而当鲍叔向桓公推荐管仲曰:「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桓公居然能够欣然接纳建言,进用管仲,当管仲返齐后「斋祓而见桓公,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桓公於管仲辅弼下成为诸侯霸主,管仲的睿智贤能自不待言,但也须取决於桓公一方,尤其在君权至上的时代,积极用世的士人想要有所作为,成就非凡事业,关键更在於君主的知与不知,用与不用,当管仲病危时,桓公问及何人可继任相位,管仲对曰:「知臣莫如君」,更是直截了当点明君主的能知与臣子的得用之密切关系.所以尽管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管晏列传〉语),但也须遇到能知,能用的君主,才有一展长才的机会.桓公宽宏大量,不计前嫌,忘却一箭之仇,深知管仲才干而委之以重任,并且虚心纳谏,而管仲也真能洞悉桓公的心性,勇於进谏,多方劝说,以端正桓公的言行.桓公,管仲二人堪称互为知己,君臣之间的遇合成就了显赫的霸业.

同样地,晏婴贤能聪慧,本於忠诚处处体察景公的不当言行与政策,并且敢於直言极谏,不惜「犯君之颜」(〈管晏列传〉语),而齐景公亦能知晓晏婴的忠直,具有听谏,纳谏的雅量,不以为忤,而能顺从晏婴之劝诫讽喻.《晏子春秋》一书屡见景公如何晏子谏,景公问如何晏子对以如何的记载,晏婴援古取譬,动情善诱,论事说理,勇於犯颜谏诤,而景公亦能深明晏婴进忠补过的一片赤诚,对其包容,理解,器重与信任.当景公听闻晏婴讯时,仓促,悲切地前往奔丧,伏尸哭号曰:「子大夫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寡人犹且*泆而不收,怨罪重积於百姓.今天降祸於齐国,不加寡人而加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矣 」感念晏婴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的督责谏诤,而景公与晏婴平时君臣之间的相知相得更是溢於言表.此外,景公曾於晏婴后十七年,对弦章说:「章,自吾失晏子,於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这不仅是忠臣难求的慨叹,更是知己难遇的感喟.所以景公,晏婴二人亦具知己之情,彼此相知相惜,推心置腹,君臣的遇合终使国政臻於治平之境.

孔子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不假威力以九合诸侯,是仁德之功业,肯定管仲於公子纠后,隐忍受辱,进而协助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泽被后世.但也指出管仲器小: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 」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 八佾》)

批判管仲的奢侈越礼显得器量褊浅,格局卑狭.孔子是以不得俭,不知礼为管仲器小之因,然而司马迁於〈管晏列传〉论赞中则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认为孔子批判管仲器小,在於管仲不能激勉桓公建立比霸业更高一层的王业.此论曾引起学者异议,中井积德曰:

是论未得孔子之旨,孔子只以其易盈为小器也.

俞正燮曰:

太史公谓管仲不能勉齐致王,盖本孟子.按:周之僖惠,未比殷纣,齐桓之德,不及文王,文王久始得之,奈何欲以齐桓夺周祚 管仲反坫,塞门,三归,官事不摄,自谓功成,身泰意侈,即是器小.自古未闻以不能谋反叛逆訿诋人者,故知器小是侈泰也.

诚然,孔子本意是以易盈侈泰指责管仲器小,而司马迁熟稔儒家经典,尊崇孔子人格,评论人物史事常以孔子之言为依归,照理说,不应误解孔子本意,也不致於以未能篡夺周祚责备管仲.仔细推敲这段文句,留意贯串〈管晏列传〉全文的「知己」主题,可知司马迁应是基於「知己」观点而提出批判,言下之意,乃是认为「管仲,世所谓贤臣」,「桓公既贤」,管仲既是贤臣,桓公又为贤君,君臣遇合,互为知己,这是历史上不可多得,令人称羡的契机,然而管仲不能把握良机辅佐桓公臻致王业,而只称霸诸侯,因此显得器度偏狭.

一板一眼,下一句是什么?

挨家挨户 碍手碍脚 百发百中 百伶百俐 百依百顺 百战百胜 半青半黄 半推半就

半吞半吐 半信半疑 必恭必敬 毕恭毕敬 不卑不亢 不茶不饭 不痴不聋 不瞅不睬

不古不今 不管不顾 不哼不哈 不即不离 不疾不徐 不稼不穑 不骄不躁 不今不古

不亢不卑 不伦不类 不明不白 不偏不党 不偏不倚 不破不立 不屈不挠 不三不四

不上不下 不生不灭 不识不知 不不活 不痛不痒 不闻不问 不文不武 不依不饶

不阴不阳 不折不扣 不知不觉 彻头彻尾 称王称霸 诚心诚意 诚惶诚恐 大彻大悟

大吹大擂 大慈大悲 大风大浪 大行大市 大吉大利 大开大合 大模大样 大仁大义

大是大非 大手大脚 大摇大摆 呆头呆脑 独断独行 独往独来 多才多艺 多愁多病

恶有恶报 非驴非马 非亲非故 匪夷匪惠 风言风语 敢怒敢言 敢作敢当 公事公办

古色古香 怪模怪样 鬼头鬼脑 好声好气 何去何从 虎头虎脑 患得患失 慌手慌脚

绘影绘声 绘声绘色 绘声绘影 昏头昏脑 活龙活现 活灵活现 火烧火燎 夹七夹八

佳儿佳妇 假仁假义 将信将疑 戒骄戒躁 尽善尽美 久而久之 救苦救难 可歌可泣

可有可无 克勤克俭 快人快语 冷言冷语 愣头愣脑 离心离德 良知良能 旅进旅退

屡战屡败 满打满算 满坑满谷 毛手毛脚 没头没脑 美轮美奂 民脂民膏 难分难解

难解难分 难兄难弟 难兄难弟 能屈能伸 捏手捏脚 蹑手蹑脚 匹夫匹妇 偏听偏信

平起平坐 破罐破摔 七擒七纵 强强活 怯声怯气 倾城倾国 倾国倾城 轻手轻脚

全始全终 全受全归 全心全意 全知全能 群策群力 群威群胆 人山人海 仁心仁术

任劳任怨 如痴如醉 如火如荼 如泣如诉 如手如足 如兄如弟 如醉如痴 入情入理

若存若亡 若即若离 若明若暗 若隐若现 善始善终 十全十美 数一数二 束手束脚

双宿双飞 速战速决 缩手缩脚 缩头缩脑 所作所为 探头探脑 同心同德 徒子徒孙

土生土长 危言危行 惟妙惟肖 维妙维肖 畏首畏尾 稳扎稳打 问长问短 问寒问暖

我行我素 无法无天 无根无蒂 无尽无休 无拘无束 无可无不 无偏无党 无情无义

无穷无尽 无拳无勇 无声无息 无时无刻 无思无虑 无依无靠 无影无踪 无忧无虑

无缘无故 无怨无德 先圣先师 先知先觉 相反相成 相辅相成 相亲相爱 像模像样

小恩小惠 小手小脚 谢天谢地 乐山乐水 一板一眼 一草一木 一长一短 一唱一和

一鳞一爪 一模一样 一颦一笑 一生一世 一手一足 一丝一毫 一五一十 一心一计

一心一意 一言一行 一吟一咏 一张一弛 一朝一夕 一针一线 一字一珠 疑神疑鬼

永生永世 忧国忧民 有板有眼 有棱有角 有钱有势 有声有色 有始有终 有条有理

有头有脸 有头有尾 有血有肉 愚夫愚妇 杂七杂八 载沉载浮 载歌载舞 再接再厉

再三再四 贼头贼脑 知彼知己 知己知彼 自暴自弃 自吹自擂 自高自大 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