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金粉地下一句-六朝金粉地最忆是金陵
1.南京必去景点推荐
2.带孩子必须去22个地方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地方
3.漫话兰州之一散文
4.赏析“潮打空城寂寞回" 及《石头城》所表达的感情。
南京必去景点推荐
1、景点1:南京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说,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为中国四大闹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开放式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际旅游胜地。
——夫子庙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移东晋学宫于秦淮河北,并在学宫之前建庙祭奉孔夫子;南宋建炎年间遭兵火焚毁,绍兴九年(1139年)重建,称建康府学;元朝改为集庆路学;明初改为国子学,后改为应天府学;清初原府学改为上元、江宁两县的县学,咸丰年间再次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夫子庙四毁五建,最后一次破坏于1937年侵华日寇的炮火中,1984年后陆续修葺复建,1991年被评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2、景点2: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简称南院或南博,其前身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现为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南京博物院占地13万余平方米,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另全院设“六所”的研究部门,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古代建筑研究所、陈列艺术研究所、非遗保护研究、古代艺术研究所,并设有中国博物馆中唯一的民族民俗学研究机构,其中文物保护研究所被称为“文物三甲医院”,是中国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截至2018年,南京博物院拥有各类藏品432768件(套),珍贵文物371032件(套),珍贵文物数量居中国第二,仅次于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和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珍品。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所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
3、景点3: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由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规划、开发、建设,由南京钧和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对外运营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规划总面积49.37平方公里,以“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全面保护牛首山历史文化遗存,修复牛首山自然生态景观。牛首山又名天阙山,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因山顶东西双峰形似牛头双角而得名。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牛首山风光秀美,素有“春牛首”之美誉,古有牛首烟岚、献花清兴、祖堂振锡等金陵美景,还遗存了很多历史古迹,如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弘觉寺塔、郑和文化园等,吸引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此修身养性、品茗作赋,留下诗词400多首。
带孩子必须去22个地方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地方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不能只是枯燥的说教或关在室内的“圈养”,多带孩子去这几个地方,能拓宽知识、增长见识,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
必须带孩子去的地方有哪些
1、曲阜三孔——儒学之源,儒教之根
2、北京——举世无双的皇家建筑
3、丽江——有一段时光叫丽江
4、徽州——风雅山水田园,徽派古建长廊
5、南京——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
6、凤凰——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7、澳门——东方的“”
8、黔东南——真山、真水、真情
9、神农架——野人出没的地方
10、稻城亚丁——天堂的颜色
11、苏州——苏州园林甲天下
1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人类最后的秘境
13、阿里——千山之巅、万川之源
14、伊犁——塞外江南
15、西湖——东方明珠
16、绍兴——水乡、桥乡、酒乡、兰乡、书法之乡
17、日喀则——最如意美好的庄园
18、喀纳斯——云间部落
19、三江源——母亲河的“母亲
20、塔克拉玛干沙漠——神秘瀚海
21、蜀南竹海——蜀南竹海翠天下
22、香格里拉——世外桃源
最适合亲子旅游的地方北京
第一个地方就是北京,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速度。这世界上很多的名人,而且这里还有,最高学府,可以让孩子,增长一下见识。来到我这里,我们可以去很多很多的景点,除了景点以外还有很多游乐园,这是小孩子们非常喜欢去的。所以北京是一个亲子旅游非常好的去处。
上海
第二个地方就是上海。因为一个上海迪士尼乐园,这一直都是孩子们,想去的地方。因为每一个童心都是向往这里的。在这里可以让他见识到非常多的小伙伴,而且还能锻炼他的交际能力。而且小孩对他的童年留下了非常的回忆。来到上海,除了可以去迪士尼乐园玩儿,也可以去外滩看一下这里的美景。
三亚
第三个地方就是三亚。因为小孩子从小就生活在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不是高楼大厦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所以我们,可以学到深夜,感受一下,辽阔的土地,然后,可以去感受一下大海的美丽,在那里我们,一家人在海滩上走走,想想都感觉十分的美妙,而且在这里可以让孩子,尽情的释放他们的天性。和大海,沙滩,有一次,这么亲密的接触,对他们来说一定是非常开心的。
泰山
第四个地方泰山。泰山这个地方被誉为五岳之首,风景秀丽,而且这里还有丰厚的历史文化。所以说我们带着孩子来爬山的话,可以让孩子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漫话兰州之一散文
较于动辄或“六朝金粉地”,或“十代帝王都”的古城旧巷,兰州真的是普通的再不能普通了,朱偰先生在较量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说“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看来,梳理一座城市的方方面面,最恰当的还理应是从“文学”、“人物”、“山川”、“气象”此四方面着手,方可不失本相的“评头论足”兰州城来。
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汉昭帝刘弗陵颁旨一道,驿官快马扬鞭,绕山涉水,宣读在今兰州原址设金城县,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改置金城郡。当然,关于金城的来由,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因初次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取于《汉书.地理志》“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一说,得于“金城池汤”的典故,喻其坚固而得其名,当然,这点还与那位英年早逝,却官至大司马的骠骑将军有关。隋初,因其城南接壤皋兰山脉而更名兰州,几经变故,至清代又为兰州府,至今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
论起文学,历来是与人物分不开的,因为一切的建造与创立,都是人类在人为的操作或作怪,难怪有人说生活本来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又是文化的范畴。但是中国的文化里又有个怪现象,总喜欢将出生在本地,一直却居于他乡的人“拉拢”到自己的文化人物里来,这样去考量一座城市,显然是不全面的,更不能真正地认识到文学的庐山真面目的。既然要说道兰州城的文学与人物,黄谏,是个避不开的槛,这位“明朝探花”,地地道道的兰州才子,有生以来才华横溢,广泛涉猎,著作几乎超身。著有《书经集解》、《诗经集解》、《月令通纂》各四卷,《从古正文》六卷,《亢仓子音释》、《补辑帝王纪年纂要》、《兰县志》、《使南稿》等,内容涉及经学、史学、音韵学等。闲来捻诗歌词,他也是在行的了不得,那句“势如山压卵,宵遁留空雷,兰州古金城,守将真雄伟”,更是将徐达与蒙古将军王保保定西之战的过往云烟,朱元璋也为其流泪,并令:“祭以少牢,配享鸡笼山功臣庙”的战争述写得近于眼帘。除去这些,在他咏山吟水,歌唱自然的作品之中,亦不乏千古流传的佳句妙语。读来可谓别有另番洞天了。
“水结禅林左右连,萧萧古木带寒烟。共夸城外新兰若,自是人间小洞天。僧住上方如罨画,雨余下土应丰年。明朝再拟同游赏,竹里行厨引涧泉。"。(《游五泉山》)
“佛寺尚存金错落,宝珠常映日月明。乱山横峙水回萦,石洞深藏岁月更。”(《游山寺》)
明宗景泰元年,他为庄浪卫连城藏传佛教寺院大通寺撰写了《敕赐大通寺记》,碑记中写道:"余谓庄浪乃古河西五郡之一,去京畿甚远,虽王化所渐被,而能明圣人之道者鲜,使不兴兹教以范围之,则强戾之心斯盛,乌能望其化于善哉!然善固人心所具之理,人皆有之,既不遵圣教以复其初,而是教之所以化人心以归于善,亦可尚也。"牵情乡邻,字字生爱,不可不谓至男儿性情也。
如果说这点还不足以表述他对故园的丝丝情爱,那么《黄河赋》:“噫嘻!浩浩乎廓矣哉!黄河之水邀兮,吾不知所从来。填兮若万骑之赴;倏忽若起蛰之雷。……咏者谓(黄河)自天而来,其必有得乎?……”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美丽。行文娓娓,将自己的儒家思想,处世哲学,古人评论,英雄过往演义的可叹可赞。万物齐于一处,风流自出一家。在他的文章里,自然与人类是息息相生的,反对穷兵黩武、祸害百姓的行径,主张除害兴利,奖励耕织,洋溢着深切的农本思想。
他还对泉井之水质颇有研究,曾遍访京师泉井,一一品尝,甘肃的酒泉、五泉之名,也许是对这位鸿儒大家最美记忆吧,除去这些,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曾披袍驾马,出使越南外邦。
行文至此,我似乎看到这位老人,忽的咏山吟水,曲水流觞,又忽的袍甲裹身,戎马倥偬。
赏析“潮打空城寂寞回" 及《石头城》所表达的感情。
石头城① 刘禹锡
山围故国②周遭③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④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⑤来。
◎注 释
①石头城:古城名。本是楚金陵城,三国时孙权重筑时用此名。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 到唐时废弃。今为南京市。
②故国:本来是指过去的都城,这首诗里指的就是注释①里的石头城,具体指六朝古都金陵。
③ 周遭: 四周, 周围。
④淮水:指的就是秦淮河。秦淮河就在这里沿着山边流入长江。
⑤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或射孔的蔽身小墙,俗称城墙垛。
◎翻 译
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赏 析
1 .刘禹锡的诗。
《唐之韵》这样评价:刘禹锡的诗,经过反复锤炼,语言精练自然,意象鲜明,内涵浓厚。乍看,没有什么新颖之处,但是,特别经得起咀嚼。尤其他的咏史诗,用经过精细选择和炼就的意象,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来抒发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叹,又深沉又悲凉,历来为人所称道。《石头城》就是典型的例子。
2.《石头城》的写作背景。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面,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呢,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3 . 从诵读上看。
前两句,“ 故国”、“ 空城” 之后, 宜作一顿,以示六代帝王之都已成空城之意。而“在”、“回”二字,正是诗人感慨之所在,宜重读。后两句,借月抒情,重音须落在“旧时月”和“还过”上,要能够体现出讽喻现实的意思。
4.《石头城》以不变写变。
作者并没有直接给我们提供几幅图景,来凸现金陵城这个六朝古都的历史的兴盛和现实的凄凉;只用“故国”和“空城”两个词,来对今日的凄凉做些暗示。着力写“不变的景”:山、潮、月。它们是历史的旁观者,其中的月,更是“宇宙的冷眼”。作为“由盛到衰”的见证者,不变的它们,见证了世界的残酷的变。
诗一开始,就写空城四周的景色,在苍莽凄凉的氛围中,读者不禁要问:山川形胜的六代帝王之都呀,为什么会一下子就变成了一座空城呢?后两句,其实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巧妙的回答。诗人之所以称它为“旧时月”,正是盛唐诗人李白说的“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的意思, 跟李白的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也有同工异曲之妙。意思是说,此刻
天上的月儿呀,曾经一度照见过六朝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照见过当年的豪华奢侈的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而今夜呢?你看它又逐渐挪移到女墙这一边来了,可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了。全诗句句都在写景,而句句都融合着诗人深沉的故国萧条之感。
余秋雨先生曾在《罗马假日》中说:“人称此诗得力于怀古,我说天下怀古诗文多矣,刘禹锡独擅其胜,在于营造了一个空静之境。惟此空静之境,才使怀古的情怀上天入地,没有边界。”
◎名句点击
四句诗句句经典,“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更是后人取用不尽的文化资源。六代豪华全都消逝了,没留下一点痕迹。然而,这四围的青山还在;这长江上滚滚不尽的波涛还在,还在寂寞地守候着、舔舐着这座空城,而后寂寞无奈地退回去又涌上来。今天,连空城也没有了,只剩下这片遗迹。历史无情也有情,今天,刘禹锡的这首诗,却依然醒目地刻在石头城的历史上,刻在千百万龙的传人的记忆中。
◎名句运用
名人吟就名句,名句成就名人。名人名句往往是后人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引用前人的诗句,是词中用典的又一种方式。可以借用原句,可以在原句基础上改动一字或数字,可以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当然也可以化用某些诗句或整首诗的意境。引用的目的,还是为了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人联想而寻深意于言语之外。
据说,白居易在读过《石头城》后,也曾情不自禁地赞美性预言:后来的诗人凭吊金陵,都无法避开作为一代诗豪的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诗的挑战,“我知后人之诗无复措词矣。”其实,这并非过誉。金陵,六朝金粉之地,历来是多情的骚人墨客吟咏的题材。唐以后的诗人词家,吟咏金陵,多有化用刘禹锡《石头城》的意境者。而以词咏金陵的,当首推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词里,有“怒涛寂寞打孤城”的词句。而元代颇有名气的诗人萨都剌,写《满江红·金陵怀古》这首名词时,也把“潮打空城寂寞回”的意象巧妙地组织在诗词里:“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这些都一样的精彩。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家国的不幸,成就了刘禹锡一世的英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文学家的故事
一头倔驴——刘禹锡
不安分的身世
刘禹锡(公元772 - 842 年),匈奴族后裔,先天有些桀骜不驯的脾气。七世祖刘亮鬼使神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才不得已改成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就是出生在嘉兴。国事家事的一路变故,无形中也是促使他早熟的一个原因吧。
当时,浙江一带人才很多,刘禹锡童年时常到吴兴陪侍诗僧皎然、灵澈吟诗,得到他们的关门指点,学问突飞猛进;自然,对山水佛道也有了与众不同的亲近。
可是,官场上的刘禹锡很不走运,也是典型的“高分低能”。当年他和“同学”柳宗元等人协助王叔文改革弊政,只不过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失败后,他被贬谪远郡。
带些刺儿的诗
刘禹锡本来就天生一股不服气的倔毛驴劲儿,在唐代群星灿烂的众诗人中也是一个特别有性格的人。如果我们在读他的精美诗句时,能够心细些的话,那就会发现:即使是再寻常些的诗句,也往往话里带些刺儿。这些刺儿,自然让别人不好受;而他自己也没有捞到多少便宜。一个春日的黄昏,他路过朱雀桥、乌衣巷,看到了这桥、这巷,看到了桥边、巷里的林林总总,激起对沧海桑田、人世沉浮的感叹,于是低声吟道: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意思是说,朱雀桥边长满丛丛小草野花,凄婉的如血夕阳斜照在乌衣巷口,还有昔日飞进王导和谢安他们家豪华的厅堂上的燕子,现在已经温馨地飞进了普通百姓的家了呢。
刘禹锡描写几百年前显赫一时的王、谢两大家族的烟消云散,其实也是提醒当时那些炙手可热的文武百官,不要得意忘形得太早吧:历史无情呀,何必那么不可一世呢!是啊,当年疯狂地弹劾刘禹锡的那些官僚,现在不是都像枯叶一样凋落了吗?然而,一千多年来,刘禹锡的诗却永远滋润着后世人们的审美快感。“朱雀桥、乌衣巷”这两个南京的老地名,也由此深深地植入了中国人的历史文化记忆中。
身遭贬而心振作
刘禹锡最初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这里正好是谪贬之祖屈原流放的地方,刘禹锡与屈原的心灵在这里会晤。所以,他并没有完全沉浸在伤情感叹之中;相反,还算是性格外向,比较能看得开,对这里和中原文化有着明显不同的风俗民情很感兴趣,并认真地学习这里的民歌风格,创作了许多《竹枝词》一类别具风格的朗朗上口的好诗好词。
当然,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秋天来了,诗人能吟唱什么样的诗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他老夫子反倒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充满激情,更有诗意。其意在劝告真正的志士贤人,在社会之秋不应悲观消沉;要像排云直上的白鹤那样,即便形单影只,也要振作精神,去追求崇高的理想。
一路贬来一路倔
也许是老天爷开眼吧,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贬臣一起奉召回京。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呀!又可以大干一场了!可是次年三月,他又口无遮拦,吟了一首惹祸的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意思是说:如今满朝新贵,都像盛开的桃花一样红火,只不过都是在我刘郎被赶出长安以后,才有机会慢慢爬上来的呢。
结果他又触怒新贵再度遭贬,一贬又是十四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有谁“消费”得起!终于有一天(他五十七岁)再回长安时,还是不长记性,老夫聊发少年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
仿佛在说,满朝新贵,不是曾经像盛开的桃花一样鲜艳吗?如今怎么又都默无声息了呢?可是,我这个当年被你们赶走的刘郎,今天可又回到这里了啊。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
不仅如此,他还在小序中声言“以俟后游”。这就等于说,如果因此而获罪,以后我刘某人还是要来的,来看看这玄都观到底还会变成个什么样子。真的是“跌倒不服倒头”,真的是很有“马思边草拳毛动”( 刘禹锡《始闻秋风》) 的英雄豪气。
据野史记载,就因为他这种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怕惹事的倔驴劲儿,时人认为他刻薄不厚道。这种评价也不颇为“不厚道”吧!话又说回来,做官也好、做人也罢,有这么一点倔驴子劲儿,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呢?何必厚道得左脸挨了打、再把右脸伸过去呢?
哲学和禅宗的襟怀
这大概也得益于他研究哲学,也笃信禅宗,所以能通过哲学的深思,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为一种具有历史浓度的感悟,从有限的时空腾空跃起,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得心理平衡: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唱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
在巴山蜀水这样的凄凉地区,被弃置了二十三年,回来后仿佛成了出土文物一样的老古董,当年的许多老朋友都了。但他却能把悲痛凝聚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中。尽管他也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内心悲苦,但把这种悲苦摆到时光流逝的广阔背景上来关照,就能使悲苦化为透彻的哲理感悟。他对前途始终充满信心,坚信“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听他“唱一曲”,也凭短诗长精神。
他这个人就是一生都改不了倔驴性子,自我表现欲也比较强,爱显示自己。据说他晚年与白居易登上一座高塔时,还得意洋洋地高声吟唱着: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你看,他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一步步相携而上至半天之中,这确实不容易吧;但他觉得这还不够过瘾,我人不是还没有累趴下吗?居然站在塔顶之上,还大声说笑,以此为乐。不要说当时“无限游人举眼看”,就是在今天,我们又有谁敢不“举眼”仰视着他呢!
倔得也有情有意
当然,刘禹锡也不是倔木头一块,也还算倔得有情有意。请看他流传最广的诗: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自然山水就是能养人,外放的生活孕育了他极好的诗。“东边日出”那不就是天“有晴”吗?“西边雨”那可又是明明白白地说天“无晴”呀?自然界是有此种现象;不过仔细些看看想想吧,天晴的“晴”与多情的“情”又正好谐音呀。由于借用这种双关隐语,说“道是无晴却有晴”也就好像在说“道是无情却有情”哟,这就使这首诗显得特别含蓄、特别有情致。即便是清明的今日,痴男怨女们,也还是每每情动而唱和不已,情意绵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