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而行之的下句是-反其道而行之下一句
1.不走寻常路下一句
2.述而篇第十五
3.古代范彝的详细事迹
4.?反其道而行之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5.卫鞅欲变法文言文
不走寻常路下一句
反其道而行之。“不走寻常路”常用于形容特立独行的性格或行事风格,也指具有创新的方式、方法,其下一句是“反其道而行之”,这句话意味着要采取与常规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勇于创新和尝试。
述而篇第十五
冉有 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 伯夷 、 叔齐 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冉有(问子贡)说:“ 老师 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 孔子 :“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这章是冉有和子贡两个人他有问题,向夫子来请教,这个『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这个「为」根据郑玄郑康成的批注说当助字讲,帮助的助,也就是说冉有问「我们的老师」,这个问话是问子贡的,说我们的夫子(夫子就是老师),「我们夫子会不会帮助卫君」?卫国的国君,当时孔子在卫国。这里有一个历史的背景,简单介绍一下。
卫灵公他的儿子,这个儿子叫做蒯聩,跟卫灵公的妃子南子有怨。南子我们前面介绍过,是一个*荡的女人,但是卫灵公非常宠爱她,对她是言听计从,所以南子把持朝政,可以说是呼风唤雨,大臣们都不得不屈从。卫灵公的儿子,就是世子蒯聩跟他的 母亲 ,就是南子有怨。后来因为涉嫌谋杀南子未遂,就离开了卫国,这是鲁定公十四年的事情。后来到了鲁哀公二年的 春天 ,卫灵公就了,他的夫人南子就说卫灵公有遗命,有指令要立公子郢来做国君。当时郢就辞掉了,说有辄在,辄是蒯聩的儿子,就是出逃的那个公子的儿子,就是卫灵公的孙,于是卫国人就立了辄为国君。结果那一年六月, 夏天 的时候,晋国赵鞅领兵帮助蒯聩来回卫国,要把国君的位置夺过来。实际上晋国他们也有自己的打算,赵鞅他是自己另有企图,其实是挟持着蒯聩入侵卫国。这个时候齐国,当时齐景公因为跟晋国有怨,所以他又出兵来帮助卫国来防范,不给蒯聩回国,结果蒯聩也只能够离开了。
这一段典故就是蒯聩和他的儿子辄,父子争位的背景,实际上这两个人都是傀儡,他们都没有实权。这个当父亲的是被晋国所挟持,他的儿子被立了国君,也是被人硬弄上去的傀儡,所以两个人都是受人挟制。当时因为孔子在卫国看到这样的一种局势,就不知道孔子心里怎么想。因为孔子在卫国也特别受到卫君的礼遇,孔子又留在卫国,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国家有政变,孔子居然留在卫国,所以冉有就有一种疑惑,他就想问一下夫子是不是有意思要帮助卫国国君,当时国君就是蒯聩的儿子辄,是卫国人所立。因为按照一般弟子们的想法,这种属于父子相争是严重违礼的行为,如果是孔子留在卫国,似乎有帮助做儿子的抵抗他爸爸回国的这么一个嫌疑,这到底怎么办?所以这些弟子们就有这种疑惑,这种疑惑确实难免。冉有不知道孔子怎么想,但又不敢直接问,这个太敏感的问题,所以他去私自问子贡。 冉有和子贡那都是很有政治韬略,所以对政事特别关心。可是他们虽然是很懂得政治,但是跟夫子的存心相比较他们还是差一截,没到孔子的境界。所以不是那个境界就琢磨不到圣人的意思,他们俩在揣测,揣测不出来,怎么办?子贡比冉有会讲话,孔门四科冉有是政事第一,行兵打仗、管理国家这是他很拿手的;子贡言语第一,是外交人才,很有口才,问话很懂得投石问路。这一段我们也可以学子贡的言语,问得很巧妙。『子贡曰:诺,吾将问之。』诺就是答应了冉有,说「好吧,我去问问夫子,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想留在卫国,是不是想帮助卫君抵抗他父亲回来」。所以『入曰』,进到夫子的房间问夫子,他问他很会问,他不是直接问,他就问了一个历史的故事,说『伯夷、叔齐何人也?』
伯夷和叔齐都是古之贤者,他们都是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诸侯,这两个人是兄弟俩,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国君有三个儿子。当时国君就很想立叔齐,叔齐是小儿子,老三,请他到时候继位。结果父亲过世了以后,叔齐很贤良,虽然他父亲有意思立他做国君,可是因为自己的兄长在,他不忍心去得到这个君位。所以他就让给伯夷,伯夷是长子,他说「按照礼数上长子应该继位,我是小的,不能继位」,这是以国相让,真正是君子。伯夷也是一位很难得的贤者,他说「这是父亲的旨意要立你为君,你就应当承担」,所以他自己就逃跑掉,他为了成全他父亲的遗命,让叔齐当国君,自己跑掉了。结果叔齐看到他大哥伯夷跑掉了,他自己也跑掉,他说「我不能够行不义」。
结果后来没办法了,国人就把老二中子立位,立了成为孤竹国的国君。后来周武王伐纣,讨伐纣王的时候,当时伯夷、叔齐为了劝止周武王,因为他们彼此都是商朝的诸侯,伯夷、叔齐不愿意见到臣子推翻君主,纣王是君,当时武王毕竟是臣。但是武王伐纣那是替天行道,那是另外一回事情,可是伯夷、叔齐不愿意见到这个事情发生,不愿意臣弑君,所以叩马劝谏,但是当然挡不住武王的军队。武王最后势如破竹,因为民心所向,纣王实在是暴君,太恶劣了,所以民心归顺武王,武王很快就建立了周王朝。伯夷、叔齐他们也很有气节,他身为商朝的臣子,不愿意吃周朝的粮食,所以就在首阳山上饿了。
伯夷、叔齐两位贤者,孔子非常赞叹这两个人,孔子对武王也是赞叹得五体投地,这是圣人,对伯夷、叔齐也是赞叹。他说文王、武王、周公是圣人,伯夷、叔齐也是贤人,他有这样的气节。所以子贡来问孔子说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问问孔老夫子的意见,听听老师对这两个人的看法,老 师说 『曰:古之贤人也。』这孔子回答的,子贡又问『曰:怨乎?』这个怨是指伯夷、叔齐他们有没有怨?这个按照《雪公讲要》里面说「怨者,意指伯夷怨父,叔齐怨兄也」。所以子贡就问伯夷有没有怨他的父亲,叔齐有没有怨他的兄长伯夷?大概这个怨是因为父亲指定叔齐做国君,伯夷会不会怨他父亲,伯夷自己不肯做国君逃跑掉了,叔齐有没有怨他的兄长?就这么个意思。
「孔子再答,二人皆是求其行仁者也」,这就是文中所讲的『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就是孔子讲,孔子回答子贡的问话,说这两个人,伯夷、叔齐都是「求其行仁者也」,他们所求的是行仁道,已经求仁而得仁,他们已经得到仁的境界了,又有什么怨?何怨之有?「求仁得仁者,伯夷能顺乎亲,孝也。」孝悌是为仁之本,伯夷这是兄长,他能够孝顺自己的父亲,父亲的意思,希望把王位传给叔齐,所以他就以亲志为己志,他力主让叔齐继位,这是孝。「叔齐能恭其兄,弟也。」叔齐他是「长者先,幼者后」,让兄长去继位,自己不愿意继位,不敢跳到兄长之上,做兄长的君,让兄长称臣,他不愿意这么做,这是悌道,对兄长恭敬。一个是孝,一个是悌,「孝弟乃仁之本」,这是两个人都得到了仁。「仁者天爵,国君人爵耳」。这是 孟子 讲的,天爵是天给你加的爵位,人间里没有!像孔子、孟子,人间没有给他什么爵位,但是他有天爵,他们真正是仁者,这是圣贤人。国君是人爵,那是人的爵位,人世间有那是短暂的,不能够永垂不朽。
「伯夷叔齐兄弟让国,孔子赞为求仁得仁。可知孔子讲求相让,而非相争」。《 道德经 》上讲圣人为而不争,这是讲究上善若水,水就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它去,别人要争的它让,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高处是人之所争,低处是人之所厌恶,水是反其道而行之,它不争,这是圣德。 老子 、孔子、释迦牟尼佛,儒释道圣人都讲求让而不争。所以孔子赞叹伯夷、叔齐兄弟以国相让,这个是仁,他能够不争,这世上就没有人能够与他相争,他得到的是仁,仁不用争,你能让就得到。那从孔子的回答我们能够体会得到,孔子念念不离仁、不违仁,真正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随时弟子来问他,他回答的全都是仁道。
所以我们学习这章,子贡是代我们问,冉有是代我们存疑,这一问我们就能了解圣人的心境是怎样的。所以子贡也明了了,就出来跟冉有说『出曰:夫子不为也』。就跟冉有说,「咱们老师不会帮助卫君」,为什么?这已经很明显,夫子讲求的是让,以国相让,现在卫君父子争国,那你说孔子会帮助他们吗?谁都不帮,所以「夫子不为也」,就不会帮助辄,帮助卫君来抵抗晋国所挟持的蒯聩他们来入侵。
我们再看《 论语 集解》里面讲「郑玄曰,父子争国,恶行也。孔子以伯夷叔齐为贤且仁,故知不助卫君,明也」。这就明白了,「父子争国,恶行也」,这是郑康成他的批注里面讲的,争国是争利,争利而忘义这是恶行,父子之义那是天性,那是天经地义,不能争。要争,这就损德,这是大恶。所以孔子讲伯夷叔齐是贤者,而且求仁而得仁。子贡也就明白了孔子绝对不会去帮助卫君,帮助卫君就是帮助恶行。底下有一段是李炳老他的批注。
「父子争国,实由外力使然」,这是刚才我跟大家报告的这个历史的背景,卫君他和他父亲其实不是争国,都是被外力所挟持,把他们当傀儡。「聩辄父子」,蒯聩还有辄,就是那时候的卫君,他们父子之间「未必皆有恶行。如果聩辄父不父子不子,孔子何以不去卫耶」。这评论得好,如果他俩真的是不仁不义,当父亲的不像父亲,当儿子的不像儿子,父不父、子不子,这是无道,那孔子肯定就会离开卫国,他绝对不会住在一个无道的国家。圣人择居处,择不处仁非智也。圣人都很有智慧,他所选择的一定是有道、有仁,至少是有机会能恢复道、恢复仁;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圣人就肯定离开。
「不去卫,而又不助卫君,为卫国计,息争免祸而已。」这就是孔子的仁爱慈悲。孔子没有离开卫国,不去卫就是没有离开卫国,但是又不帮助卫君。帮助了,这就是助长恶行,这会给后世留下不好的影响。所以夫子不会这样帮助卫君,等于是做为一个旁观者,看局势发展,然后找机会来帮助这个国家恢复道德仁义,还有礼。这是什么?为卫国计,真正想着帮助卫国,帮助息争免祸,平息 战争 ,减免祸害。如果国君无道,那人民就遭祸。所以孔子在那里等待机会来平息这种战乱,这就是孔子善巧方便之处。
夫子曾经有讲过,可以共学的人,未必能够立,不可与立,可与立不可与权,权就是行权方便。伯夷、叔齐可以说立了,他真正有气节,是贤人,但是他们不懂得行权方便,不可与权。权是什么?这些礼有开缘的时候,按照 周礼 (当然按照道理来讲也是),臣不得君。周武王伐纣这是开缘,这个不是犯戒,这真正替天行道。但是孔子他赞叹周武王是圣人,可是对于伯夷、叔齐也赞叹,这是贤人,他能立,不可与权,他真正坚守着他们的仁义礼数,可是他不能够开缘,百姓得不到他真实的利益,这是什么?是自己的节操成就,但是众生得不到他真实的好处,这属于小乘不是大乘。大乘是什么?一切为众生,哪怕是自己造业,但是真正帮助众生,对众生有好处的他也会去做,周武王就是这样。战争本来是不好的,以臣子的身分讨伐君,这也是不符合礼的,违礼,但是这开缘。纣王当时已经君不君,这是一个恶人,他已经没有资格做君,于是周武王领兵伐纣,那是民心所向!这不是他自己要的,人民之所向,向往,这就是可立可权。
我们再看夫子,他的境界超过伯夷、叔齐了,他达到武王境界,伯夷、叔齐是可立、不可与权。夫子在这里,你看看他没有离开卫国,这就是他能够行权方便,他不是为自己节操而已,真正把我统统放下。如果为自己节操,看到这样的一个国家,那一定是乱邦不居、危邦不入,赶紧离开。可是夫子看到他的存在对于卫国息争免祸带来帮助,他为的是卫国计,不是为自己自身名节。这点存心,那不是伯夷、叔齐可比!毫不为自己考虑,只为人民、为众生考虑,哪怕是损害自己名节也勇于承当,绝不会为矜惜名节而不敢去承担。这一点存心是大慈悲示现,我们从这里学习。这个又比子贡和冉有从他老师那里所听到、所得到的感悟又加深了一层,子贡和冉有只是明了夫子赞叹伯夷、叔齐是贤人,所以不会帮助卫君,但是还没有真正深入到雪公这里所讲的,不帮助卫君又不离开卫国是什么样的存心,所以学圣人从他这个细节上细细去体会,学他那种大公无私。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批注》里面说「非说二人以失国为悔也。只是二人既去,设无中子可立,则废宗绝嗣能不动心否乎?既曰求仁得仁,则世间宗嗣又其最小者矣。何足介意」。蕅益大师又补充说明夫子讲的「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里头的意思,真的如果蕅益大师不点出来,我们这样随口滑过也就把这意思漏掉了,没有去体会。读《论语》真的是要细细品味,无怪乎古人讲一部《论语》读到老都其味无穷。这里子贡问孔子说两个人有没有怨,夫子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个怨不是说怨悔,说这两个人伯夷、叔齐,「以失国为悔也」,悔是懊悔,这两个人丢了国家,是不是会悔恨,会有懊恼,这不是讲这个意思,子贡也不是问这个意思。实际上是讲这两个人离开了他自己的国家,如果没有中子可立,他们是三兄弟,大哥和小弟离开了,还有老二中子可以立为孤竹国国君,但万一没有中子可立的话,这个会不会有懊恼?一般儒家讲,「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继承父业这是孝,所以他这个怨不是说懊悔自己国家没有了,他绝对不会以富贵、身外之物为忧恼,他们所忧患的是对父母尽孝这方面。万一没有老二可以立为国君,那会不会心里有过意不去,这属于废宗绝嗣,这能不能不动心否,会不会有懊恼?这讲的怨是讲这个动心,他会有一种懊恼,心里过意不去。因为这属于世间讲的不孝,所以子贡其实问这个怨乎,是问这个心理。
孔子给他回答也是就这个心境来回答的,说「既曰求仁得仁」,伯夷、叔齐他求的是仁,圣人的境界,那个是大孝。《 孝经 》上讲孝有三层次,「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最终极的,最高的孝是立身、行道、得仁,这是至孝、大孝。那这个孝比为自己这一个本家留一个宗嗣更为重要,这个孝不是对自己一家而言,是对全天下而言,为天下乃至后世立一个榜样,这是大孝。所以「世间宗嗣又其最小者矣,何足介意」。世间所谓的留有后代,能够有香火,这个是小事情。真正的大孝那是立身行道、成圣成贤,普利天下万世一切众生,这叫大孝,《孝经》上讲最终极的孝。伯夷、叔齐所求的是这个境界,所以他心中又有什么懊悔,他有什么怨?所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讲的是这样的一个心境。
我两个多月前在北京 大学 做过一次演讲,他们是请我讲一个「金融危机里的省思与出路」这个专题。我就谈到金融危机是道德的危机,所以要找出路必须要恢复道德教育。道德以孝为本,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这是抓住根本来解决危机。把人的危机解决了,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乃至粮食危机,什么恐怖主义,什么自然灾害,统统都能得到解决,这是抓住了根本。结果我讲完之后,就有人问了这个问题,问得也比较尖锐。他说「你提倡孝道,孟子讲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什么时候要结婚?」他问我这个问题,来势很猛!我就跟他用一个比喻回答,我现在三十七岁,确实没有谈婚论嫁,也没这个打算,我希望一心去钻研、去弘扬圣贤教育,来帮助这些迷惑的众生能够破迷开悟,这是根本解决危机之道,我自己没有时间考虑个人问题了,但是这是不是就不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为什么不留后?我用个比喻说:
假如有这么一个父亲,他生了十个儿子,前面九个哥哥都挣钱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他们都有后了。可是因为他们太忙了,没时间教养他们的儿女。第十个小老弟就想,哥哥们都这么忙,可是他们的儿女那是我们家的后代,不能没人去教他们;如果不教他们,那我们这个家族就没有后了。这后代不是说能生就是有后,动物都能生,那不能叫有后。真正的后是他这个后代能传承你家的家业、家道、家风、家学,真正有德行、有学问他才能够有后,这才是真正的后。所以光生不教他们,那等于没后。等于是这第十个小老弟就发心,牺牲自己,我就专心致志的来教导这九个大哥的儿女,做一个专业老师,他没有时间去搞自己成家立业的事情,他就专门做老师,教这些侄子们,为自己这一家留后。
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的老祖宗,像我们这一家的父亲一样,炎帝、黄帝,我们都是一个家族里的人。那现在问题来了,这么多人的儿女要是没人去教他们,那我们老祖宗会掉眼泪,没后!这个传统文化,圣贤教育到我们这代就断绝了,中华民族的家道、家风、家学、家业不能再传下去了,这是民族的悲哀。所以我们要做这个小老弟,我们来献身,我们来教他们。因为在现在这个时候能教的、发心出来讲学的人太少,我们选择这个道路。这个就是蕅益大师这里讲的,「求仁得仁,则世间宗嗣又其最小者矣,何足介意。」不能想自己这一个小的、小支流里头有没有后,你要起心动念想到大的主流,想着中华民族。结果我把这个话讲完之后,大家也鼓掌。然后主持人也很会问,他问在座的,在座下面将近都有五百人听课,就问说:你们有儿女的,请举手?不少人举手。有谁愿意把你们的儿女送给锺博士教的,请举手?很多人举手。然后主持人说:锺博士你有后了!
确实,现在真正要救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圣贤教育,需要有立志走圣贤道路的人,这种人确实少之又少。我妈妈鼓励我走这条路,跟我讲,现在要真正帮助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确实不在乎多一个、少一个金融教授,我原来是在大学里教金融的,现在急缺的是圣贤教育以及师资人才。这个事情与其求别人,不如求自己。所以如果有人再问我这个问题,就是像子贡问的「怨乎?」,你的心里会不会有懊恼?你有没有后,你有没有自己个人的考虑了?怨乎?那我就会用孔子这些话给他回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真的无怨无悔。
江谦先生他有一段补注也非常的好,他讲「得仁谓得其本然之性德,性德竖穷横遍,一切具足,而亦一切非有,何有于得,何有于失,何有于生,而又何怨乎。子贡闻之,而知夫子不为卫君计较于得失生之间也。求仁即是敦行孝弟,论夷齐而自知卫君应尽之分。善哉子贡之妙问,而夫子之妙答也。」江先生他这里讲「得仁」,求仁而得仁,得仁是什么?是得本然之性德,这个性是自性。自性人皆有之,本自具足,每一个人都不缺,圣人不缺,凡人也不缺。只是圣人性德没有障碍,他流露出来。凡人就不行了,凡人有障碍,性德不能流露,这就不能得仁了。
障碍是什么?障碍就是我们自己的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的烦恼,把本然的性德全部给封闭住了,不起作用。「性德竖穷横遍」,竖穷是讲时间,竖穷三际,三际是指过去、现在、未来;横遍是指空间,横遍十方。「一切具足」,一切是指宇宙万物,统统都具有性德。为什么?因为一切宇宙万物都是自性所生,当然它是跟自性是一不是二,具足了性德。性德要讲起来太多了,所谓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染不净,不一不异等等。这里又讲「而亦一切非有」,一切非有是讲什么?一切万物不是实有,所以叫妙有,就是假有。眼前任何境界就如同作梦一样,《 金刚经 》里讲到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宇宙就像你的梦境一样。梦境,大家都有作梦的经验。你在作梦的时候,请问这梦境是真有,还是假有?你不能说它是没有的,它是真有,可是真有又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作梦,哪是真的!所以真的,实际上是讲它的本体,当体即空,梦境,不是真的,只是你这一念变现出来的,你那个作梦的心变现的。因为你那作梦的心念念在相续,所以产生了梦境这种幻觉,念念相续形成我们所见到的宇宙,但是它又是假的。真空又是妙有,假有,叫一切非有。
「何有于得,何有于失」,你真明白这个道理了,知道眼前都是幻境,都是假的,就无所谓得失了。你在作梦的时候,你梦里得到了金银珠宝,真得了吗?没有。失去了几百万,真失了?没有。哪有得?哪有失?都是作梦,没有得也没有失。就像古代小说里面讲的「黄粱梦」,一个秀才准备赶考,生活很清苦,煮着黄粱,黄粱就是小米,煮小米粥,一个道长坐在旁边。他煮着粥,火生起来了,自己在旁边打了个盹。一打盹就梦到自己考了功名,当了状元,得到高官厚禄,几十年官运亨通,跟他有仇的也报仇了,跟他有恩的也报恩了,最后这梦醒了,几十年在梦中过去了。一醒来一看,锅里的那个小米粥还没煮熟。你看那时间很短,我们煮小米粥是二十分钟就能煮熟了,他那打个盹也就是十来分钟,你看梦中过了几十年了。他在梦中得到了荣华富贵,请问他真得了吗?一觉醒来梦中荣华富贵就没了,没了也不能说真失掉,因为本来就没有,何所谓得,何所谓失,那个得失心就是我们有妄念,抽象的妄念不是真实的。在《百法明门论》里面讲,这属于不相应行法。不相应就是抽象,它不是真有,是妄念的作用,所以要把得失放下。现在有钱、有福报,多为众生做好事。纵然一下丢掉了,也无所谓,本来就没有得失。所以伯夷、叔齐他们至少得到这个境界了,他们知道万法皆空,这才叫立。立就是他能够证得了智慧,知道万法皆空。在佛法里面,属于小乘阿罗汉的境界,他没有得失心,把国家让出去好像没有让一样,无得亦无失。
「何有于生,而又何怨乎」,生都是假的,人本来没有生。说生说是我们这个肉体,肉体是个臭皮囊而已,哪里是真的?不是我,就好像我们的一件衣服,用了几十年,用旧了要把它脱掉,换一个新的身体。真正的我是自性,那是真正的自己,那没有生,不生不灭。真正看破了,知道身体不是我,老实说连灵魂都不是我。你把灵魂认为是我,你还有我相,我相就有人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具足了,那你就有生,你就离不开生轮回,那个什么?完全是虚妄的一个妄念。真正的我是什么?整个宇宙是我,心性是我。而这个肉体就好像宇宙万物一样它有生有灭,如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你不要在意。你不在意,又何怨乎?生和你都不怨了,没有什么,这个怨是讲没什么懊恼的、没什么遗憾的、没什么在意的,所以你才能了解为什么孔老夫子讲「朝闻道,夕可矣」。这个道是你真正明白道理了,把这个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了,那就没有了,夕可矣!生都没有了,那你说这个肉体就让它,花开花落,花落了还会开,在什么意,又何怨乎?而自己已经是不生不灭了,你这入道了。
伯夷、叔齐有这个境界了,当然夫子就更有这个境界了。所以「子贡闻之」,子贡听了夫子这一段话,他真正也有所悟了,会听的人他也入境界。要是不会听,那种个善根也好,他知道了「夫子不为卫君计较于得生之间也」,你明白这个道理,夫子他不会帮助卫君。为什么?这也是教化,行不言之教,教化世人什么?不要计较得失,也不要计较生。人没有得失了,争个什么?你争来的你也没真得到,都是假的,何必要争?自然就不争了。知道生命本没有生,本来是不生不灭的,那你又害怕什么?你对生都没有畏惧,更不会有计较,这一生就是求仁的境界,成圣成贤。
所以「求仁即是敦行孝弟」,孝悌是为仁之本。所以力行孝悌,那就是求仁。这里讲「论夷齐而自知卫君应尽之分」,夷齐是伯夷、叔齐。子贡以伯夷、叔齐来问孔子,当然是问伯夷、叔齐,实际上是要去了解夫子对卫君的看法,对这种现在的事态的一种决定。夫子他的回答,他也是就这个所问而给他所答,答在问处,可是圣贤的心境都显露无疑。当时孔子是身在卫国,当然不好直接评议卫君。虽然卫君做得不如法,但是孔子存心厚道,在他这个国度里,这是属于臣子的身分,不评论君上,这是真正的厚道。正如孔子在另一章《论语》里面讲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对于父亲的过错,我们不张扬,我们给他隐含着。但是旁敲侧击点出来之后,这是教育弟子,同时也是启发国君,启发那个当事人,让他了解卫君这是应尽的本分。尽什么本分?孝悌这是本分。父子相争,这是没有孝悌,就没有仁义了。
藉这个事借古喻今,用古代的例子教化今天的世人,他这一讲,我们细细一读,我们都得利益。你看看夫子言语之妙,子贡和夫子这一唱一答,把这个大道理给我们都披露出来了。所以「善哉子贡之妙问,而夫子之妙答也」。江谦先生赞叹,他看出味道了。子贡非常会问,问得很巧妙,夫子也答得巧妙,这师生之间一唱一和都是在教育,让我们受教育,这叫师资道合。正如释迦牟尼佛和当年他的弟子们常常是问答,你看问得最多的阿难,阿难尊者多闻第一,他常常会问问题。这一问往往问出大法来,这是妙问妙答,这我们需要学习!这做学生的不懂问,老师没有这个缘,他也没办法把这个大道理阐发出来,所以要善问。这个问不光是为自己,是为大众,这点我们大家都要学习。我们有时候跟着恩师出去的时候,一看这个情况,看看大家会存在什么疑虑,会代大家来问,代众生请法,这就是你的妙问,你这是慈悲。
古代范彝的详细事迹
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今河南省南阳市)散户陇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17年,约于公元前420年无疾而终,享年高龄,几近百岁,被称为中国商人圣祖。 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今浙江嘉兴),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吴国,献“卑辞厚礼,乞吴存越”之策。议和后“人待期时,忍其辱,乘其败……”“持满而不溢,则于天同道,上天会佑之;地能万物,人应该节用,这样则获地之赐;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 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被拜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 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吴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摆宴姑苏台。”在举国欢庆之时,范蠡急流勇退,遂与西施隐姓埋名、泛舟五湖。不过,与西施泛舟五湖只是民间传说,事实上,范蠡隐退时已经68岁高龄,而西施要比范蠡小的多。但是人们总愿编织出英雄美人的佳话,因此才有泛舟五湖这一说。但史实应该不是这样的。 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肥城陶山,或山东定陶),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 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反其道而行之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释义: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读音:fǎn qi dao er xing zhī
近义词:反治其身
例句:
1.但是警方能借此反其道而行之吗?
2.许多学术期刊却反其道而行之。
3.但莫斯科是个例外,这个城市反其道而行之。
4.过中国 *** 正在反其道而行之。
5.2007年,美联储开始反其道而行之,停止以加息追逐油价走高。
6.苹果是从iphone开始延伸到ipad的,而微软可以简单地反其道而行之。
7.苹果公司从一家电脑制造商摇身成为手机制造商已经很多年了,现在诺基亚反其道而行之。
8.另一些人,则反其道而行之,转而在手机上运行「云」,而不是在服务器上。
9.长远看来,智能系统将增大整个社会的透明度,但对其自身来说,则应反其道而行之。
10.米勒-贝克威尔表示:「现在许多人把钱投到新兴市场,李嘉诚基本上是在反其道而行之。」
11.如果城市确实有组织地沿着特定的线路发展,若反其道而行之则徒劳无功。
12.在大的全球问题上,本有责任表示同意的民主国家,如今却经常反其道而行之。
13.若反其道而行之,反而造成了更多的浪费,也不具备市场潜力。
14.应用转基因技术,人类让老鼠的身上长出了人的耳朵,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呢?
15.如今一项新型制造技术却反其道而行之。
16.然而也有一些公司反其道而行之。
17.与此同时,中国不仅在制裁执行方面松松垮垮,而且还反其道而行之,大幅增加中朝双边贸易与投资。
18.令人遗憾的是,在将评级机构置于欧洲证券与市场管理局(e *** a)的监管之下以后,欧盟委员会正在反其道而行之。
19.也许他们渴望了解如何才能避免作出那些重要的管理决策按照这位慷慨激昂的演说家所说,不过要反其道而行之。
20.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所有会飞的动物,其条件必然是体态轻盈、翅膀十分宽大;而大黄蜂这种生物却正好跟这个理论反其道而行之:大黄蜂的身躯十分粗笨,而翅膀却是十分的短小。
卫鞅欲变法文言文
1. 卫鞅变法文言文翻译
原文: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译文:
卫鞅从魏国逃到秦国,秦孝公任用他为丞相,把商地分封给他,号称“商君”。商君治理秦国,法令雷厉风行,公平无私。惩罚,不忌避威势强大的贵族;奖赏,不偏私关系特殊的亲信,法令实施至于太子,依法处治。师、傅犯法,处以黥,劓之刑,一周之后,路上没人拾取遗失的东西,百姓不乱取非分的财物,国力大大加强,诸侯个个畏惧。但刑罚严酷,缺少仁恩,只是用强力压服人而已。
孝公实行商君新法十八年后,重病卧床不起,打算传位给商君,商君辞谢不受。
孝公后,惠王继位,执政不久,商君请求告老还乡。有人游说惠王说:“大臣权力太重会危及国家,左右近臣太亲会危及自身。现在国内连妇女、儿童都说法令是商君的法令,并不说是大王的法令。这样,君反为人主,而大王反变为人臣了。况且商君本来就是大王的仇人,希望大王想办法对付他吧。”
商君害怕受诛,想返回魏国。秦人不许他出境,说:“商君的法令很严厉。”因此不能出境,他走投无路,只好返回。惠王即以车裂的极刑处了商鞅,而秦国人并不表示同情
2. "卫鞅变法"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1. "卫鞅变法"的文言文翻译如下: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公叔座知道他贤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他,说:“你的病倘有不测,国家将怎么办呢?”公叔座回答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魏惠王听后默默无言。当魏惠王将要离开时,公叔座屏退左右随侍人员,说:“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魏王答应了他的要求就离去了。公叔座召来公孙鞅,道歉说:“刚才大王询问能够出任国相的人,我推荐了你。看大王的神情不会同意我的建议。我当先忠于君后考虑臣的立场,因而劝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该杀掉他。大王答应了我的请求。你赶快离开吧,不快走马上就要被擒。”公孙鞅说:“大王既然不能听您的话任用我,又怎么能听您的话来杀我呢?”终于没有离开魏国。惠王离开后,对随侍人员说:“公叔座的病很严重,真叫人伤心啊,他想要我把国政全部交给公孙鞅掌管,又劝我杀了公孙鞅,难道不是糊涂了吗?”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常被世俗非议;有独道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聪明的人事先就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孝公说:“讲的好。”甘龙说:“不是这样。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以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顺应民风民俗而施教化,不费力就能成功;沿袭成法而治理国家,官吏习惯而百姓安定。”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说法啊。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三代礼制不同而都能统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各霸一方。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被礼制约束。”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换旧器。仿效成法没有过失,遵循旧礼不会出偏差。”卫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孝公说:“讲的好。”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
2. 原文: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3. 商鞅变法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摘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译文 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
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
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小题1:B小题2:A小题3:B小题4:(1)① 何况贤明的国君,每个(希望)等到自己在位的时候名扬天下,怎么能(叫我)闷闷不乐等上几十年、几百年来成就帝王大业呢?②智慧的人制定法律,愚蠢的人被法律限制;贤能的人更改礼制,不才的人被旧礼制拘束。
(3分)③新法在民间施行了整一年,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或:法令在民间施行了满一年,到国都说初行的新法不方便的秦国老百姓人数以千计。
(2)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小题1:中意,这里讲做使动用法,使我们君王中意。
小题2:A均为通过、经由的意思;B介词,在/介词,从;C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D指示代词,那;人称代词,自己的或他们的。小题3:“秦国就可以治理得如同殷、周一样好了”不对,原文“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的 用户 2017-10-29 举报 扫描下载二维码 ?2020 ?****:service@zuoyebang? 协议 var userCity = "\u5317\u4eac", userProvince = "\u5317\u4eac", zuowenSmall = "3";。
5.小题1:B小题1:B小题1:A小题1:1、理论上驳斥保守派,取得了秦孝公的支持。
2、徙木立信,取得百姓信任。3、太子犯法,处罚了他的师傅,确立了国法的威严。
小题1:(1) 况且有超出常人行为的人,本来就被世俗非议(2) 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效法旧的制度(3)招募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百姓赏十金,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人敢搬。 小题1:易:改变小题1:例句中的“因”与B都是“通过,经由”小题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分别为C和D,侧重“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对一点给1分,大意对即可小题1:(1)高,非,被动句各1分(2)强,法,故各1分(3)定语后置,怪,莫各1分。
6. 商鞅变法原文: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
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
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
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
其后民莫敢议令。知 也。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
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
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译文:卫鞅想要变改法制,秦国贵族不高兴。
卫鞅就对秦孝公说道:“百姓,不可以同他们讨论开始创新,却能够同他们一起欢庆事业的成功。讲究崇高道德的人,不去附和那些世俗的偏见。
成就大事业的人不去同民众商量。所以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如果能够使国家富强,就不必去沿用旧有的法度。”
甘龙说:“不对,臣也听说这样一句话:'圣明的人不去改变百姓的旧习俗来施行教化,有智慧的人不改变旧有的法度来治理国家。”卫鞅说:“平庸的人守旧的习俗,读书的人局限在他们听说过的事情上。
这两种人,只能用来安置在官位上守法,却不能同他们在旧有法度之外讨论变革法制的事。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礼制不相同却都能称王于天下,春秋五霸各自的法制不同,却能先后称霸诸候。
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创制法度,而愚蠢的人只能受法度的约束。贤能的人变革礼制,而没有才能的只能受礼制的束缚。”
秦孝公说:“好。”委任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
下令把百姓每十家编为一什,每五家编为一伍。互相监督检举,一家犯法,九家检举,若不检举,十家一起治罪。
不告发犯法作乱的处以腰斩的刑罚,隐藏犯法作乱的与投降敌人的同样受罚。为私事争斗,各按情节轻重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
从事工商和因懒惰而贫穷的,将他们的妻子儿女全部收为官奴。皇室宗亲贵族没有军功的,不赋予属籍称谓。
各以差次名田宅犹言各以等级占有田宅、臣妾、衣服。拥有功勋的人得到荣誉地位,没有功劳的人即使拥有财富不给予分享成果。
法令已经具备,还没有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谁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
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
事后颁布了新法。新法在民间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
正在这个时候,太子犯了法。卫鞅说:“新法不能普遍推行,是因为上面不守法。”
要将太子绳之以法。太子是王位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于是就处罚了他的师傅公子虔,将他的老师公孙贾处以墨刑。
第二天,秦国的百姓都服从新法。开始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老百姓又说来新法如何方便。
卫鞅说:“这都是些搅乱教化的人。”全部把他们迁移到边境。
此后,百姓再也不敢议论新法。聪明的方法。
臣司马光认为:“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
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只有蠢人才反其道而行之,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兄弟、父子。
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一败涂地。靠欺骗所占的一点儿便宜救不了致命之伤,所得到的远远少于失去的,这岂不令人痛心!当年齐桓公不违背曹沫以胁迫手段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攻打原地而遵守信用,魏文侯不背弃与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