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衣对泣的出处和意思-牛衣对泣典故
1.成语故事
2.牛衣对泣的意思
3.泣牛衣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4.请翻译苏轼绝命诗两首,最好有赏析
5.纳兰性德《画堂春》的写作背景
成语故事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
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奋战。这是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 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之字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
背水一战: 背水布阵,作最后的殊战斗。指最后决一战。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烟锁池塘柳;
下联: 炮镇海城楼。
出处和典故:此联为乾隆一次临江南科考,两名举子不分上下,乾隆于是出此联而试,一名一见当场调头就走,另一名想了半天只好悻悻而去。乾隆于是御点先走的为第一。众臣问其故,乾隆说:“我此联为绝对,能一见断定者必高才也。”确实此联可称绝对,上联五字,嵌“火、金、水、土、木”五行为偏旁,且意境很妙:一个幽静的池塘,周围绿柳环绕,一层层烟雾将其深深的笼罩,这简直就是一幅山水画。若干年后,终于有人对了下联:“炮镇海城楼。”单从字面上看,也是以五行为偏旁的,但意境与上联却差得太远了,只是勉为其对罢了。后来还有人前赴后继的续对:灯深村寺钟。茶烹凿壁泉。这两副下联,意境稍好,但五行偏旁的位置又不吻合。还待有识之士来续对。
烟锁池塘柳;
至明代,吴下张令夷在《迂仙别记》中,让迂公对曰:
冀粟陈献忠。
此五字中含东西南北中五方,是以五方对五行。
又陈子升在其《中洲草堂遗集》中,作了三个对句,寓于四首《柳波曲》诗中。皆以五行对五行。其一为:
灯垂锦槛波。
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回波初试舞,折柳即闻歌。”“灯垂锦槛波,烟锁池墉柳。妄梦五湖湄,郎家大堤口。”一般地说,诗中之对仗,若未单独使用,不当作对联看。但陈氏在两诗自序中说:“客有以‘烟锁池塘柳’五字具五行以属余为对句,因成《柳波曲》二首,与好事者正之。”可见 “灯垂锦槛波”是专为对“烟锁池塘柳”而作的,相对独立,故这里作对联看了。灯垂,亦作“灯填”。其二为:
烽销极塞鸿。
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烽销极塞鸿。东枝罢春水,南翼怨秋风。”(《续作锁柳销鸿之曲》)其三为:
钟沉台榭灯。
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钟沉台榭灯。灯心红缕密,柳眼绿波澄。”(《烟锁沉引》)
《巧对续录》载有一文土和武士的两个对句。文句云:
秋唫涧壑松。
武句云:
炮镇海城楼。
二百多年来,武土这个对句最为流行,似乎成了“烟锁池塘柳”公认的标准对句。
又《小豆棚》言,山西景芝荣,幼时即有才名。三岁时姊嫁归宁,父命其作诗,应声曰:“前日于归去,今朝反面来。愁容何易改,顿觉笑颜开。”父命其对“烟锁池塘柳”一联,又对道:
浪暖锦堤桃。
暖,即暖之异体字,为取“火”旁而用之。
又《南楼随笔》谓江苏地方有一对句,曰:
炮架镇江城。
又《清稗类钞》所收对句为:
灯深村寺钟。
近人也有不少对句。《名联趣谈》说,二十年前北京大学某教授就有一个为:
茶烹凿壁泉。
该书中,梁羽生先生还介绍了其他一些联友的对句。陈敬之有两句。其一是:
烽销漠塞榆。
其二是:
桃熛锦浪堤。
熛,本指火红之炭,此指红色。
骆广彬也有两句,而且也是寓于诗中的。一是:
港城铁板烧。
铁板烧,是一种菜的吃法。先将铁板烧热,旋即在上面放置鲜肉和蔬菜,盖一下就吃。此句所在之诗为《旋厅赏酌》:“烟锁池塘柳,港城铁板烧。旋厅添绿蚁,风物览逍遥。”其二是:
汀培锦柱灯。
汀,水中小洲。培,培土而植灯柱也。此句出自《白天鹅酒店夜宴》:“烟锁池塘柳,汀培锦柱灯。招邀珠海夜,觞角满高明。”
陈正龙有一句,曰:
灯铭水墨楼。
铭,记也。
张耀君的对句是:
灯销深圳桥。
此外,尚有人对作:
灰堆镇海楼。
慕羽先生以“燕衔泥垒巢”,“燕”下四点,又可解作“火”,“五行”齐备,又可解作五言诗之一句,意境也不错,惜“巢”字不属“木”部。
(以上出自旧文《精品雷联赏析》)
95也有“霜凝灯塔铃”和“秋铺满地枫”之句但总是对上功夫,少有考虑联意之隔,因知对雷联不易
今年牛年:
牛衣对泣
出于《汉书·王章传》:西汉时,有个人叫王章,他是泰山钜平人,出身贫寒,年轻时到京城长安读书,是太学中的一个穷学生。他和妻子住在一所简陋的房子中,家徒四壁,甚至连闲和被褥都没有,生活十分清苦。这年冬天,天气寒冷,王章夫妻只得在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草作床,身上盖的是乱麻和草编成的"牛衣"。有一次,王章得了重病,失去了生存的信心,躺在牛衣中哭起来。他一面哭,一面和妻子诀别。他的妻子是个坚强、贤惠的女人,她劝慰丈夫说:"我们虽然很穷,只要你养好身体,发愤读书,目前的困境是可以改变的,为什么要这样绝望呢?"王章听后,很受感动,决心生存下去,在妻子的照顾下,他的身体果然一天天好起来。并且功成名就,汉元帝时官至左曹中郎将,汉成帝时又从司隶校尉选拔为京兆尹。
后来,"牛衣对泣"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生活贫穷和困苦。
九牛一毛
出自《史记·报任少卿书》:汉朝名将李陵带兵讨伐匈奴,不幸战败投降,汉武帝听到后非常生气,痛骂李陵叛国,不少大臣也随声附和,中人司马迁认为李陵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在等待立功赎罪的机会。汉武帝见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十分生气 ,下令把司马迁关入黑牢,处以残酷的腐刑。司马迁本想自杀,了结自己的一生,但他又想,自己只是一个地位低微的人,即使了,在皇帝和大臣的眼里,只不过像"九牛亡一毛"罢了。于是,他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决定坚强地活下去。就是在这种坚毅精神地支持下,他在狱中含辛茹苦,写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巨著,留芳千古。
后来,人们便把司马迁这句"九牛亡一毛"简化为"九牛一毛"的成语,比喻极为渺小,轻微,一点也无关紧要。
老牛舐犊
出自《后汉书·杨彪传》: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主簿,名叫杨修,聪明博学,智慧过人。一次有人给曹操送来了一盒他很喜欢吃的酥点,曹操高兴地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曹操因有事顾不上吃就出去了。杨修马上打开盒子,叫大家将酥点分吃了。曹操查问此事,杨修说:"您在盒上写着'一合酥',这不就是人们一人一口酥吗?我们怎敢违背您的命令,就把它吃了!"曹操虽然很不高兴,但也无话可说。
又有一次,魏蜀战争中,曹操领兵攻打汉中,驻军于斜谷界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进攻并不有利,退又怕丢面子,心中很不平静,正在这时,厨子给曹操送来鸡汤,汤中有块鸡肋,曹操感慨万分。这时,夏侯淳来请示口令,曹操随口说道"鸡肋!鸡肋!"杨修听到口令之后,马上收拾行装。夏侯淳见了,问他为什么,杨修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宰相把汉中当作鸡肋,就是留在这里没有必要了,要准备回去了。所以我先收拾好行李。"后来,曹操果然下令回师。曹操知道杨修早就猜中他的心意,万分嫉恨,又因杨修是曹的对头袁术的外甥,怕以后会有后患,所以就借口杨修扰乱军心,把杨修杀了。杨修被杀,老父杨彪万分痛惜。一次,曹操问道:"你为什么瘦得这样厉害啊!"杨彪悲伤地说:"我像老牛舐犊一样,爱我的儿子,现在小牛了。我这老牛怎么能不瘦呢?"曹操听了,默默无语。
后来,人们以"老牛舐犊"这一成语用来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挚感情。
牛角挂书
此典比喻勤俭读书,出于《新唐书·李密传》:隋朝有个读书人名叫李密,他原是贵族出身,后来家境破落,少年时曾到宫廷中作侍卫,但因为他喜欢读书,在值班时不专心,被免去了侍卫的职务。李密回家以后,发愤读书,从不浪费能够用来读书的点滴时间,一次,李密骑着牛出外办事,他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从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边赶路,一边读书,学习十分专注。当天,正好南到大臣杨素坐车外出,他看到一个少年专心坐在牛背上读书,不由暗暗称厅,他让驾车的人放慢慢车速,慢慢地跟在后面。走了好久,杨素看到李密一本书看完了,准备再换一本看,便上前问道:"你是哪儿的书生?""我叫李密,辽东襄平人。"杨素又问:"你读的是什么书?""我正在读《汉书》中的'项羽本纪'。"杨素很亲切地跟李字密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不是个等闲之辈,前途无量,鼓励说:"你这们好学,将来一定会有成就的。"杨素回家后,把情况讲给儿子杨玄感听,杨玄感便和李密结交,成了知心朋友。
公元613年,杨玄看到隋朝大势已去,便乘机起兵反隋 ,并请李密为他出谋划策,但杨玄感没有采纳李密的妙计,以致兵败身亡。后来李密投奔了瓦岗寨的农民起义军,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
吴牛喘月
此典指疑心而生惧。大意说:江南有一种水牛,江南地区在古代是吴国的所在地,所以水牛又称吴牛。水牛十分怕热,一到夏天,它总喜欢泡在水里,在阴凉的地方歇息。有的水牛一见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以为是正午的太阳,吓得不断地喘气。
南北朝的刘义庆,曾写过一本有名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手下有一个臣子,名叫满奋,由于他是南方人,所以特别怕冷,到了冬天,更是把西北风看得像猛虎一样。有一天,晋武帝召见他。当时正值冬天,外面西北风呼呼地吹着。满奋来到宫中,宫中朝北的窗子是用琉璃做成的,很结实,足以抵挡寒风,但看起来似乎是透明的,好像西北风会吹进来一样,满奋一看这窗户,不禁打了个寒颤。晋武帝说:"赐坐"一个侍臣把椅子放到此窗下,满奋望着椅子,又望了北窗,感到十分为难,不敢去坐,傻呆呆地站在原地。晋武帝看了他的表情,不禁感到十分好笑。他想起满奋有怕风的毛病,知道他以为北窗上没有挡风的东西,就用后指北窗,笑着说:"窗子是用琉璃做的,不会有风吹进来的。"满奋羞怯地说:"臣是一条河里的水牛,见到月亮就喘起气来了。"
后来,人们就用"吴牛喘月"这个成语来比喻人遇到事情过分害怕,带有嘲讽的意味。
对牛弹琴
此典出自《理感论》:古时候,有一个音乐家中公明仪,擅长弹琴。有一天,他看到一头十分健壮的牛在低头吃草,他就在草地上按下琴桌,给牛弹奏了一曲清越抒情的《清角之操》。但是,牛好像没有听到什么似地,还是低着头,一个劲地吃草,不理他。公明仪看到牛毫无反应,不由停了下来。他想,我弹的乐曲如此美妙,为什么它置若罔闻呢?终于,他领悟到了,不是年没有听到琴声,而是这种曲子太高雅,它根本听不进去。
后来,用"对牛弹琴"比喻对蠢人讲大道理白费口舌,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
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后来居上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当主爵都尉——一种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
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了。没等皇帝把话说完,汲黯就说:“陛下内心里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满朝文武都为汲黯捏着一把汗,担心他会因此招来大祸。武帝回到宫里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有一天,汲黯对武帝说,陛下使用群臣,跟码劈柴一样,是“后来者居上”啊!汉武帝当然听得出这是发牢骚。于是,转脸对臣下们说:“人真是不能不学习啊!你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牛衣对泣的意思
问题一:母范犹存 呼卢喝雉 牛衣对泣 这三个词什么意思? 这一般是挽联上的用辞,意思是母亲虽然已经辞世,但她的高贵品质却永远留存。范:可资模范。
范,法也;模也。《书?洪范传》:“范,法也。”《法言?五百序》:“经诸范。”注:“范,模也。”
一般言女德用懿行、懿范。 发 音 hū lú hè zhì
释 义 呼、喝:喊叫;卢、雉:古时赌具上的两种颜色。泛指。
出 处 宋?陆游《风顺舟行甚疾戏书》诗:“呼卢喝雉连暮夜,击兔伐狐穷岁年。”
示 例 却忆咸阳客舍里,~烛花底。(明?瞿佑《骰子》诗) 释义亦作泣对牛衣牛衣:牛畜御寒遮雨之覆盖物。 原指睡在牛衣中,相对涕泣;后喻夫妻共度贫困之生活,常用此语。
出处典自(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诀,涕泣。其妻喝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昂,乃反涕泣,何鄙也!’”
典故汉代王章,字仲卿,少时为诸生,求学于长安,与妻共居。一日,王章得病,因贫无被,睡于麻编之牛衣中,自料必,与妻诀别而泣。其妻斥之曰:“仲卿!京师朝中贵人无一超乎君?今贫病交迫,不自发愤图强,反而啜泣,无志气也!”
用例(明叶宪祖《鸾q记第十四出》):“我曾把讥评句,聊申劝勉情,也只为牛衣对泣怜同病。”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义猫》):“翁家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搔首踟躇,牛衣对泣而已。”
问题二:操劳过度 牛衣对泣是什么意思 操劳过度不用解释了。
牛衣对泣 解释下:
亦作“泣对牛衣”。牛衣:牛畜御寒遮雨之覆盖物。 原指睡在牛衣中,相对涕泣;后常用来比喻夫妻共度贫困之生活。
两个词放在一起,大致形容的是夫妻共度贫困生活,为了生计操劳。
问题三:吴牛喘月,牛衣对泣是什么意思 吴牛喘月 耗时:0ms 洪恩在线
拼音: wú niú chuǎn yuè
解释: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例句: ~时,拖船一何苦。(唐?李白《丁都护歌》)
牛衣对泣
出处
《汉书?王章传》
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释义
比喻读书人困苦凄凉的遭遇,或夫妻共度穷困。
故事
西汉时的王章字仲照;家里非常贫穷,年轻时在长安大学 中求学,和妻子住在一起
,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有一次,他生病,没有被子,只好盖用乱麻和草编织的像
蓑衣一 类的东西。这是当时给牛御寒用的,人们称它为“牛衣”。王章蜷缩在 牛
衣里,冷得浑身发抖。 王章以为自己快了,哭泣着悲戚地对妻子说:“我的病很
重, 连盖的被子都没有。看来我就要去,我们就此诀别吧! 妻子听了,怒气冲
冲地斥责他说:”仲卿!你倒是说说,京师朝廷 中的那班贵人,他们的学问谁及得
上你?现在你贫病交迫,不自己发 奋,振作精神,却反而哭泣,多没出息呀! 王章
听了这席话,不禁暗自惭愧。病愈后,他发奋读书,终于当 了官。他当官后,直言
敢谏,有一次,他准备上书指斥大将军工凤专 权。他的妻子怕他丢了官,劝阻说:
“一个人要知足,难道你忘记当年 穿了牛衣哭泣的情景了吗? 王章不同意妻子的
说法,对她道:“这不是你们妇女所能懂得的事” 他坚持控告王凤,结果反被王凤
陷害,获罪下狱去。
问题四:泣衣对牛可组成什么成语 牛衣对泣:基本解释: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拼音读法:niú yī duì qì
使用举例: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搔首踟蹰,~而已。(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义猫》)
使用方法: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出处:《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问题五:木,三,衣,分,对,牛,泣,入组成四字词语 1、入木三分
2、牛衣对泣
入木三分
rù mù sān fēn
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处唐?张怀《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作褒义。称颂别人或评论深刻的用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
正音三;不能读作“shān”。
辨形入;不能写作“人”。
近义词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反义词略见一斑
例句鲁迅的一些杂文~地揭示了 *** 派的丑恶嘴脸。
问题六:天泣地牛义对衣经组两个成语 天经地义和牛衣对泣
天经地义
解释: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示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每个学生~的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主语、定语;含褒义
牛衣对泣
解释: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出自:《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示例: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搔首踟蹰,~而已。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义猫》
泣牛衣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3165 成语 泣牛衣 注音 ㄑㄧˋ ㄋㄧㄡˊ ㄧ 汉语拼音 qì niú yī 释义 义参「牛衣对泣」。
见「牛衣对泣」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牛衣对泣」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王章》王章字仲卿,泰山钜平人也。
少以文学为官,稍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
……初,章1>为诸生2>学长安3>,独与妻居。
章疾病,无被,卧牛衣4>中,与妻决5>,涕泣6>。
其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戹,不自激卬,乃反涕泣,何鄙也!」后章仕宦历位,及为京兆,欲上封事,妻又止之曰:「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耶?」章曰:「非女子所知也。」
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
〔注解〕(1)章:王章(??西元前24),字仲卿,西汉泰山钜平人。
元帝时历官至京兆尹。
帝舅王凤专权,章上书言凤不可任用,应更选忠贤,被凤诬谄下狱。
(2)诸生:众儒生。
泛指在学的人。
(3)长安:地约当今长安县。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部,南依秦岭终南山,北连渭河平原。
当时为西汉首都。
(4)牛衣:牛只御寒遮雨的衣物,多用麻草编成。
(5)决:通「诀」,辞别、告别、永别。
(6)涕泣:流泪哭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牛衣对泣」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王章是西汉人,在朝廷为官时,以敢于直言忠谏而得名。
据《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王章》记载,他出身寒微,早年还是个穷学生时,和妻子住在长安,生活极为困苦。
有一次,王章病得很重,家里却连可取暖被子都没有,只能睡在给牛只御寒用的衣物里。
这种牛衣是用乱麻编成。
王章觉得自己这次一定好不了了,于是哭着和妻子诀别。
王妻听了丈夫的话,不但没有同情哀怜他,反而把他骂了一顿,她说:「当今朝廷,有谁的才干胜过你?现在不过是遭遇那么一点困苦疾病,你就哭哭啼啼地无法振作,这样怎么做得了大事呢?」后来王章果然度过了难关,在元帝时升任为京兆尹。
而当初他们夫妻二人在困顿中,病时只能以「牛衣」御寒的那段故事,后来被浓缩成「牛衣对泣」,用来比喻夫妻共度贫困的生活,如明.张岱〈五异人传〉:「昔日牛衣对泣,今乃富比陶朱。」
便取此义。
书证 01.宋.苏轼〈示过〉诗:「合浦卖珠无复有,当年笑我泣牛衣。」
用法说明 近义词:
反义词: 辨识 参考语词 牛衣对泣
请翻译苏轼绝命诗两首,最好有赏析
苏轼两首绝命诗原文分别为:
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赏析:
一、第一首通篇都是写给弟弟苏辙的。
身逢盛世,身为微臣的自己却愚蠢地自蹈地,中年殒命,算是提前偿还了前生的孽债,但是一家老少十多口人,从此就要拖累弟弟来抚养了。一何足道哉,到处的青山都可以埋葬骨骸,只是当年与弟弟相约夜雨对床的盟誓再也无法实现。
此后夜雨潇潇的时刻,子由只能独自伤心了,但愿与子由世世代代都做兄弟,把未了的因缘付诸来生。
二、第二首是写给妻儿的。
月光西沉,凛冽的霜气使御史台牢狱更加阴风惨惨,檐角上的琅珰在风中叮当作响,梦中那颗向往自由的心依然像鹿一样的奔向云山,可是现实中的自己已命在旦夕,好像面临着滚汤烈火的鸡,眼前浮现出孩子们的身影,他们个个额角丰盈,面相非凡,真是自己的好儿子。
老妻与自己同甘共苦十多年,可惜平生没有什么积蓄,身后只能让她独受贫苦了,听梁成他们说起杭州、湖州一带的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一连数月为自己作解厄道场,祈求神灵保佑平安,这真让人感动。
汉代的朱邑曾在桐乡为吏,深得当地人民的热爱,前交代儿孙把他埋葬在桐乡,东坡也希望后埋葬在浙西一带,来补偿生前对杭、湖百姓的深深的眷恋。
三、“他年夜雨读伤神”
这句其实是化用“风雨对床”.唐·韦应物《示全真元常》:“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后因以“风雨对床”指兄弟或亲友久别重逢,共处一室倾心交谈的欢乐之情.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感情深厚,苏轼常吟此诗以示对子由的情谊.
四、“额中犀角真吾子”
成语“犀颅玉颊”:额角骨突出如犀,脸颊洁白如玉.借指相貌不凡的年轻人.这个成语正式源于苏轼的诗句.苏轼《仲天贶王元直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之四:“空使犀颅玉颊,长怀髯舅凄然.”
五、“身后牛衣愧老妻”
此句化用“牛衣对泣”的典故。牛衣:牛畜御寒遮雨之覆盖物。原指睡在牛衣中,相对涕泣;后喻夫妻共度贫困之生活常用此语。典自(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汉代王章,字仲卿,少时为诸生,求学于长安,与妻共居。
一日,王章得病,因贫无被,睡于麻编之牛衣中,自料必,与妻诀别而泣,其妻斥之曰:“仲卿!京师朝中贵人无一超乎君?今贫病交迫,不自发愤图强,反而啜泣,无志气也!”
六、“百岁神游定何处”
这句应该就没有什么典故了吧?“百年”“百岁”一般是去的含蓄说法,比如:“等我百年后”,“神游”“仙游”也类似。
扩展资料:
历史典故:
公元1079年,北宋元丰二年,神宗在位,苏东坡被贬湖州。
原因是政见不同: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接到调令后时,按照当时的朝廷惯例,无论是升职还是降职,接诏的人必须“上表”向皇帝致谢。本来很普通的一个例行惯事,由于他非常清楚这发生的一切,都是“新党”御史们作的手脚!
话说苏东坡也是才高八斗之人,文人嘛,总会有点爱较真的牛脾气。更何况当时的额苏东坡,还远没有达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于是上表中就有了: “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的句子。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这还得了,参知政事章惇,尚书右仆射蔡确正愁没有借口,这还不是“想睡觉有人送枕头”吗?于是就用者两句话来指责证明苏东坡“以谢表为名,行讥讽之实”,奏奇怪皇帝,要求严惩苏东坡。
御史李定,更是用苏东坡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言而总之,就是说他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以刑。这个建议呗神宗采纳,于是便下令将苏东坡免职下狱,押送御史台进一步审讯。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这时候,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苏东坡的“好友”沈括告密了!还是诗歌惹的祸,苏东坡有诗《咏桧》:“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岁寒恐有蛰龙知.”说诗里的“蛰龙”是骂皇帝的,属于“大逆不道”的罪。
这就是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案中牵连到了苏东坡的亲友达到三十九位之多,包括驸马王诜、弟弟苏澈在内都被远贬异乡。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苏东坡下狱后,对前途深感迷茫,对日后的生也无能为力,在里面可谓是“惊弓之鸟”。儿子苏迈每天都去监狱给他送饭。但是却不能见面。入狱前父子间曾有过商量约好:饭菜里不能有鱼,一旦见到饭菜里有鱼的话,就是有“杀头”的定信了。
结果有一天,苏迈没有钱了,得外去借钱,就请一个朋友替为送饭,却把不能送鱼的忌讳忘了说。巧就巧在那个朋友偏偏就送了一条腊鱼。
苏东坡看到饭菜,那叫一个伤心啊,认为自己这下大限来临,跑也跑不掉了,绝望之余,写下诀别诗两首、却正是后来救了自己的命的两首诗。
绝命诗也不是随意可以送出来的,得先“审查”啊。狱吏依例把诗上交神宗。没想到峰回路转,宋神宗读了这两首诗后,反而回想起苏东坡一贯的才名,竟然打消了“杀头”的决定。
同时也更欣赏其才华了,再加上宋太祖遗训“非谋反不得杀大臣”,以及王安石也上书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于是从轻发落,一道圣旨,将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从此后,从黄州开始,再到宁远(广东惠州),更到“儋州(海南儋州)”,一路南迁,开始了其“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后半生,再也没能回到京城了。
人民网-苏轼“绝命诗”背后的法律玄机
百度百科-苏轼
纳兰性德《画堂春》的写作背景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桨向蓝桥易乞,药
成
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桨向蓝桥”是用裴航的典故,似说恋人未入宫前结为夫妇是很容易的。“药成碧海
”
则用李义山“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似说恋人入宫,等于嫦娥之入月殿,
以
后便难下到人世间来了。“饮牛津”用《博物志》的典故,按《博物志》:“天河与海通
,
有人居海上,年年八月,见浮槎去来不失期。多 赋碎抖?J?嗳罩烈淮Γ?<
多
织妇,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其人还至蜀间严君平,曰:‘某年某日有客星犯牵牛渚’
,
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李义山身入离宫与宫嫔恋爱,有《海客》一绝云:“海客
乘
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
纳兰容若以入宫与恋人相会,也用此典,居然与义山暗合。
容若乃贵子,本不贫,现在用“相对忘贫”之语者,无非说如果我能同她相见,一个
像
牛郎,一个像织女,便也可以相对忘言了。再者中国诗词用典时,本来可以利用暗示的力
量,容若由“饮牛津”联想到“牛衣对泣”有若能结合,便是做牛衣中贫贱夫妇,我们也
满
足之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