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勃作<滕王阁序>》译文

2.一首《关雎》下的君子之风

3.知三当三下一句

4.孔子名言欣赏及解说

《王勃作<滕王阁序>》译文

大言不惭的下一句是什么-大言不惭下一句

原文

[编辑本段]

豫章(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仙)人之旧馆。层台(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志(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奉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

[编辑本段]

这里是过去的南昌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大州象舞一样涌起,杰出的人才象星星一样多。城池坐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荚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象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兵器库里有锋利的宝剑。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

披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边。

登高望远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脱俗的兴致油然而生。宴会上排萧声响起,好象清风拂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飞动。象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象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良展美景,尝心乐事)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明白了兴衰贵贱都由命中注定。西望长安,东指吴会,南方的陆地已到尽头,大海深不可测,北方的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高不可攀。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的候才能够去侍奉君王呢?

呵,命运不好,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君子洞察先机,通达事理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主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羊角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我地位卑微,只是一个书生。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二十一,却无处去请缨杀敌。我羡慕宗懿那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也有投笔从戎的志向。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虽然称不上谢家的“宝树”,但是能和贤德之士相交往。不久我将见到父亲,聆听他的教诲。今天我饶幸地奉陪各位长者,高兴地登上龙门。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就弹奏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宴集已为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我已写成了四韵八句。请在座诸位施展潘岳,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谱写瑰丽的诗篇吧!

词语解释

[编辑本段]

江:指赣江。

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物:四季的景物。

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写作背景

[编辑本段]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少有才名,以诗赋居长。《滕王阁赋》是其力作,也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写此文,正是王勃探寻父亲途中,路经南昌,恰逢洪都府知府阎公重修滕王阁,莅临其宴,一气呵成此赋,王子安之才气当时技惊四座,使阎公目瞪口呆,惊为绝世奇才。后一年,王勃渡海时不慎坠水身亡,终年27岁。

结构

[编辑本段]

第一节点题——第二节近境——第三节远近结合——第四节远境感悟——第五节抒怀励志——第六节自我介绍兼回收题意——第七节收篇致谢。

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问题。先通过点题,让读者明了当时所处的境况。接下去描写近境,以人的眼目为支点,由近至远,第二、三、四节也就顺理成章的现形出来了,这是一个层次感的问题。这样的处理,条理清楚,而且让人觉得自然。同样,抒怀也是如此,从第四节下半截浅述至第五节加深到第六节先深又转浅,到第七节不着痕迹的收篇。都是充满着层次感。

评价

[编辑本段]

此赋描写滕王阁四周景物和宴会盛况,意境开阔,大气悠远。结尾更是抒写羁旅之情,寓怀才不遇的感恨。其文始志存高远至结尾意气消沉,可以说是王勃短短人生的实际境况,但消沉而不萎痱,至末句时虽有避世之感却又存希望,也许这就是王子安当时的真实心态吧。

文由心生,读此赋抚揣王子安的人生,我们会有很多不同的感悟。此是赋外之言,然读此赋不知王子安心路,当逊色多多也。在我们读此赋时惊羡王勃的文词绚丽,对仗工整,气势奔放自然时。我们更应该触摸作者的灵魂深处,感受他写此赋时的心态,在其精美的表像下寻找那一颗孤独的灵魂,及他灵魂深处发出的无望呐喊,也许会更增加此赋的个性魅力,此是很多读此赋者未知之美感矣。嗟呼,读其文尝不知其心态,实文之悲哀呼?还是读者之悲哀?

综上所述,实是王子安作此文时之大环境也。赏古文,如要知其中精髓,必先深了解作者之人生。因古文在我国历朝都是借物抒怀之作,或言怀才不遇,或无力回天而愤世嫉俗,或避世以求自保吟诗作文抒胸臆,个中情结,各人心态异而呈文之不同。但一脉相承的都或是借物抒怀,在或华丽,或凝重的文采下,隐藏着的是一颗不甘寂寞的灵魂。他们的思想在文采的表像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华丽的笔风很多,至所以他们的诗赋能传之于后世,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字具有了实质的灵魂与他们在当时大环境下呈现出的理性思想。一篇小小的古文,能让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这才是他们文字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吧?

写作技巧

[编辑本段]

第一:精

精有二种解释,一种是用词简练,通观王勃全文,说实话确实是用语简练。这一点在文中处处可以见到。如描写地理位置“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了了数字,就将洪都(南昌)的地理位置说的一清二楚。由大及小,大气而不遥远。而且在这几字中将洪都的险要位置中心地位说的一清二楚,此等用笔老到之举,岂是一个精字了得。描写节气“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又是一目了然。描写人“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也是数字。像此种字简意深之例,通文比比皆是,看我等动辄洋洋数万言,才知其贵重也。此为我等后学当学之一也。

第二:点睛妙用

《滕王阁赋》系属名篇,名句佳言当不谓小。世人常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自是不待言下。此为写景之最也。其它如写地势“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写励志如“东隅已逝,桑榆百晚”。“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写虚境如“渔舟唱晚,响穷鼓蠡之滨;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那一句不是惊世骇俗之佳句,此等妙笔,全文俯首拾来皆是,处处设疑,处处点睛,有此等点睛妙笔,怎不让其赋妙不可言呢?所以呀,我们现在写作,也要注意用词之精,一篇文字如有一二句点睛妙笔,全文皆活也。写散文者应记之。

第三:博

中国有句古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此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写作的知识面一定要广。熟读唐诗三百首,只要我们用心的熟读了,那么对其中的意境、技法、格律、也会有自然而然的熟悉,在此种情况下,无疑对于我们自身的写作是有好处的。

博览群书,也就是说肚子里有墨水,俯首拾来皆成句,是我们写作者必须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厚积薄发,看多了,识多了,写起文来自然也是轻车熟路,事半功倍也。看看我们现在的什么少年作家,还有那些看了几句摘撷的名句或是翻了几本哲学就动辄大言不惭的主儿,也敢在那里叫嚣自己学富五车,实让人殆笑大方耳。

我们看王勃的《滕王阁赋》,就可见王勃所学之博。如地理“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对于南昌的历史了如指掌)。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远景、在南昌的四周地理)”。“响穷鼓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中景,南昌周边)”。如节气“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节令)。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节气)”。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孟尝高洁……阮籍猖狂”等等。可见王勃引用之泛,而且入情入理,浑然不着痕迹,这样的引用如胸中无万千书卷,又如何能信手拈来呢?所以,写作者博览群书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必须要做的。否则,临时抱佛脚,拉一些似是而非的典故来引用只能是东施效颦,徒画蛇添足罢了。而且知识面不广,创作面就会受到限制,这是写文时的大忌,愿文学爱好者明之。

第四:收放自如

位成功的文字作者,比喻他的功底最佳用词就是收放自如。该收时候收,该放时候放,也就是在一篇文里,始终抓住中心,在引申面上,又抓住诠释之重,这样层次感分明,中心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而又能将作者的中心思想毫无保留的灌输给读者,这样的作家,才是成功的作者,因为读者的思想已跟着他的思想互动。

《滕王阁赋》在很多人的思想里是一部写景之作,没错,此赋写景是古文中难得一见的妙作。但就实而论,此文据我认为应该是抒怀之作,只是为了应景,融抒怀于景,兼得益壮。王勃之笔力自不待言,但在写景的表像下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作者就必须具备对文字熟练的驾驭能力,也就是说要能做到收放自如。《滕王阁赋》的如何收放我在赏析中已有详尽的禅述,现在读者可以反过来仔细体会。当然对于一般的文字工作者,是很难做到收入自如的,那就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那就是由简如难,慢慢进步。同样我们以《滕王阁赋》为例,我们可以从他的技巧里找到我们循序渐进渐进的路子。

一首《关雎》下的君子之风

? 《周南》包含《关雎》在内共十一篇,大抵是讲周室以南,江汉流域一带小国的土风歌谣。而《关雎》是诗经中《周南》部分的开篇诗,也是整部《诗经》的开篇,研究人士觉得它具有厚重而深远的显要地位。 作为平常百姓,我仅以阅读《诗经》等经典著作以期在浮华人世间苟延残喘一下,不求深的造诣,也对此无能为力。《关雎》是块好材料,让我能够建个精神小屋,给自己累时歇息。 而至于它的地位如何,我无法像学者那样论证。如果应硬让我说,我会同意那个学者的观点,只是我还要补充一句——“ 跟其他好诗一样。”

? 有时候大多数人说的重要,其实没有那么重要。自己觉得有必要的、合适的,才是自己的重要。就阅读而言,自己读的舒服,读的开心就不错了。而我推广阅读《诗经》,虽是因为我觉得重要而读的太少,但说的最多的却是 “你可以试试,不要错过。”

?我对自己要求不高,读《诗经》当做读故事也好,悟道理也罢,我允许自己在理解上出错,只要所得对我有益便好,换话说便是 “我乐意,你管我?”这便是我读《诗经》的态度,以后在阅读记录中也会多有错误,请大家一定指出,但我不一定改。 废话讲完,言归正传。

?简单地标注了一下《关雎》中的一些重点词,至于翻译可参考着自己尝试。通篇翻译成现代文会失去《关雎》本身的美感,我这里就不直接翻译了,但是为了方便对诗的理解,我便简单地做个全诗故事概括。它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 鸟儿成双对,君子配佳人, 但我单身狗,只能单相思, 晚上睡不着,日夜思念她。 如何追求呢?弹琴去说爱。

鸟儿成双对,君子配佳人。

孤身独自吟,对月思一人。

昼夜复如是,辗转难入眠。

一曲琴瑟意,钟鼓为红颜。

内容概括如此打油诗,不喜没关系, you can you up 能者为先。

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八佾》)

《集解》孔安国注:“乐不至*,哀不至伤,言其和也。”

朱熹《集注》:“*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

刘台拱则以为孔子所言为乐调而非诗中所指。

? 文者不善其道,初来乍到自然喜欢大言不惭。我以为刘台拱所说有理但太过局限,《关雎》本是曲子,自然存有其本身乐调,只是今人难以再现,具体如何恐难以考究。但并不影响刘台拱的观点,乐为情生,自然有起有落。《关雎》一首也是如此,思念淑女求而不得,其意萧然,委婉哀叹,但并不至于太过悲伤,所爱之人即使不可得,却永远在心中留有念想。而文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场面算是热闹,但也都在情理之间,未有过而使其正者,乐到此时能显现欢快之意却不大肆放歌能把握音律上的和谐美感。刘台拱的意思大概的这样的吧,但如此一来读诗经变成了“考古学”以假设论证假设,即使合乎情理却少了几分现实意义。

? 文者不是痴迷于究竟为什么的人,对《关雎》的解读喜欢胡说八道,胡说八道到开心,所有收益便觉得不枉阅读。我认为读《诗经》还是抛开争议的好,多些自我猜想多些感悟也不错的,没有固定答案,更是合适。《关雎》一文我更喜欢朱熹等人的解释,虽然很明显这些解释多有服务于政治教化的影子,但是合适的还是应当学习。朱熹解“*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那么孔夫子的评价大概便是“《关雎》呀,这首诗很中庸。”中庸不是庸呀,中庸是智慧,然而有些当代人就喜欢看字解意,看见庸便说庸,而忽略了中。也想到曾经历史上“打到孔家店”的口号,喊得响,却喊的很没脑子。有历史因素在,那是政治需要,然而文化是自己的,读不来、不肯读,还要找理由诋毁,这很蠢。这部分人一直在,现代也有,还有个不错的理由叫“礼教吃人”,然而无礼不成人,礼教不吃人的。但确实又是有很多人被礼教所影响,变成腐儒,这是为什么呢?只是读书时少问了一些为什么,就是你们说的读书,读书。讲到这里又想到两个大家——冯友兰与梁漱溟,两个人都有差不多的起点却走了不同的路,冯友兰批孔顺时势,梁漱溟坚持儒道是自觉的坚守,比起冯友兰他受了很多苦,但却守住了文人的气节,我不是当事人,故事我不讲,只是我更喜欢梁漱溟的风格。 经典好不好,还是看你怎么取,如果你喜欢吃糟粕,那自然尝到的是狗屎味,但你若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你会变得明白许多。

我以为这首诗还表达了一种爱与克制的关系,爱源于人的欲望,克制是对爱的珍重,使之区别于简单的欲望, 人不同于禽兽,大概也是因为人懂得克制最原始的兽欲吧。 读完本诗我想到了另一句话: “君子好色,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这大概也可以作为孔夫子说“乐而不*,哀而不伤”的缘由吧。

? 对于美好女子的向往之情这是人对美的一种自然追求,再直接本能不过的,但是正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样,在面对所爱,应如何去追求呢?不是去强取也不是放弃不取,而是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去追求。君子好色,这是源自于本能的情感,但却能够克制,不作出出格的事情,这是因为有礼教在心中约束自己。你若是爱她,请努力奋斗,你若是爱她,千万别因为一时冲动而伤害了她。

? 爱是懂得克制,爱要合乎情理。

对于《关雎》这首思春求偶的诗,笔者觉得写的很 委婉骚气 自然朴实、情真意切让人颇有感触。先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出水鸟和鸣求爱起兴,发出诗歌的主旨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亦有比喻男女之情的味道,不过如何见解不做深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思便是美好的佳人才是君子的最佳配侣,这样的择偶观影响深远,君子配淑女以品行德行为尺来做比较,得出的结论是“门当户对”,这自然是好的。

我认为理由有二: 其一,这让人有个梦想,对人重视德行修为有一个激励作用。 虽以佳人作为“色诱”手段欠妥,但目的初衷却是满满的正能量,也感叹老祖宗用心良苦,怕你不用心做人,知道你好色,便做了这样一个设计,实在是为后世子孙操碎了心。当然这只是个人说的一个笑话,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句话确实是有着很强的激励作用。 其二,君子配淑女这样门当户对的婚姻观是很恰当的。 现代人婚姻观多元化,为钱的不少,为容貌的也多,而德行则往往被一些人当做必要时可以牺牲的那个参考标准,有些可悲,愚蠢但不需要过多评价。也有好友曾玩笑着跟我说这个问题,她说“现在男人这么多,能找到有钱德行不差的,何必要去找一个没钱德行高的呢?”婚姻择偶是一道不错的经济学题目,这种博弈非常有趣,不同人选择不同,都是生活就不加以过多评论。而君子配淑女有门当户对的意思,不过作为婚姻择偶观它合适就合适在品性相同,趣味相投,让雅人去配一个俗人,你舞文弄墨,吟诗弹琴她不懂,没有共同语言的婚姻生活是很难继续的。况且婚姻不光柴米油盐酱醋,它还有一味要一起品的茶,还有更高的精神交集,因而我以为这样的门当户对是很恰当的。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写那男子相思的句子,写的很生动,几乎把所有男人想要追求某个异性却又有种种顾虑,只能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那个状态生动的写出来了。区区几言,有过同样经历的男士们读来肯定是充满回忆的。那段时间为何如此呢?一句话在口中说不出来,有时候也羞涩的像个姑娘,有时候则是迫于种种不该,这是不够的爱恋。我不知道那个采摘荇菜的姑娘是他曾经亲眼所见的回忆还是简简单单的个人意*幻象。不过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已从《关雎》中收获,也许一段往事,而对于往事的态度就让它止乎于礼吧。 明日我们还要前行,曾经朝思暮想的姑娘呀,谢谢你留给我那么多充满幻想的回忆。祝你幸福,也是祝我开心。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段读来神清气爽,不管是意*出来的画面还是真的有情人终成眷属,读这几句眼前出现的便是曾经那男子追求女子的故事,先以琴瑟之音讨好亲近对方,等彼此熟识再互相了解。这带有目的的举动真的是套路十足,而后一个钟鼓乐之则预示着大事已成,其中欢快的氛围隔着一张纸,却好似就在眼前。 我感觉我便是那男子的朋友听他讲了一遍如何追求所爱的故事,被猝不及防地喂了一口狗粮,还吃的开心。 正经一点解说这节,我认为全诗应是出自贵族的手笔,琴瑟、钟鼓这些都是象征着礼乐制度的物件,而从全诗作者遣词和对礼乐制度的了解来看,这分明便是一个贵族的视角,因而我个人觉得《关雎》乃贵族手笔。由此,之前所说我仿佛是那男人的朋友,吃狗粮吃的开心,这波也不算太亏(玩笑话)。

?《关雎》一首我不去在意学术上如何解读, 现代人读经典应当有现代的意义,哈姆雷特究竟如何我的眼里便有一个,对错分太清是无有必要的,读的有用,读的开心就好。 ?

?《关雎》所叙的爱情观自然淳朴,是出于至真的情感流露,同时也带着明礼尚德的君子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应如何而求呢?唯有以品德去追求对方,将对方奉为雅则用雅的方式去追求。它在现代的意思大概便是,重视自己的德行,同时不断地努力进取,以佳人所好的方式去追求佳人,展现一个最好的自己。 (水鸟求偶好像也是这样,看来在生理方面人跟禽兽并无差异。禽兽生气了,这句删掉)

? 此外《关雎》还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诗文整体结构大致相同,具有和谐之美,只是变更了其中个别的字句,使内容和情感上呈现出层层递进的状态,逐渐地展现了君子在求索佳偶时的心理变化,由水鸟发出感叹而起,到寤寐求之、辗转反侧,再到求得时钟鼓乐之的欢快场景,这一过程感情起伏,故事性很强,但偏偏大篇章都被藏进了简单几句的诗文中,于是剧情基本靠猜。同时本诗节奏感十足,读来琅琅上口,读完回味十足,实在有趣。

? 小结结尾处文者再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望单身狗努力进取,重视个人德行,在浮华世事中能够不失本心,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 你要是问我理由,我再用老祖宗诓后生晚辈的话来真诚对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有一句书中自有颜如玉!

上期衡子陪你读《诗经》01——为何要读《诗经》

下期衡子陪你读《诗经》03 ?—— 一首《 葛覃 》

? 我是郁衡子,一个浪子,没有故事。现在读《诗经》,如果你也喜欢,我备好酒水等你,我十分期待,这种因为爱好的相遇。

?或许诗经也可叫做缘分,因为有你。

知三当三下一句

大言不惭。

这句话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明明做了不光彩的事情,却毫不羞耻地继续自以为是地说话。“知三当三”表示明明知道自己当了小三,却还要继续扮演这个角色。“大言不惭”表示这个人在言谈中毫不羞耻,继续自吹自擂,不顾道德和社会公众的评判。

孔子名言欣赏及解说

孔子名言欣赏及解说一

1.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5.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翻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6.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翻译孔子说:“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7.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翻译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8.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9.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10.子曰:“暴虎冯河,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翻译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

孔子名言欣赏及解说二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_孔子语录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_孔子语录_

志 学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见《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可夺去他的意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逝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见《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学了后,时时去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共学,不也很快乐吗?

别人不了解我的才能,我却不抱怨,不也算得上君子吗?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见《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说:可以和他一起学习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追求真理;可以和他一起追求真理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遵循坚定的原则;可以和他一起遵循坚定原则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通达权变。

子曰: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见《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年少后生,在父母面前就孝顺父母;走出自己居室就敬爱兄长;说话谨慎,说了就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去躬行实践之后,若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见《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对君子来说,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的也不会牢固。要亲近怀有忠和信两种德行的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有过失就不要怕改正。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见《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对君子来说,吃食不要追求饱足,居住不要追求安逸,做事要勤敏,说话要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见《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品德),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的才能、品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见《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我15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30岁,完全成熟。到40岁,已经不会陷入迷惑了。到50岁,懂得了天命。到60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70岁,可以做到随心所欲,而又不越出应有的规矩。

孔子语录及译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会,可以凭此做老师了。[1] ”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曾子说:“男人不能不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奋斗的路途遥远。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很重吗?奋斗到至方休,道路不是很远吗?”

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天,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 人生大全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孔子的名言名句及语录翻译集锦

从孔子的经典名言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立志篇

“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选自于《论语.子罕》

解读:数百万军队的主师可以被俘获,而一个普通人的坚强意志却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使他改变的。

引申为:大丈夫无论何时何地豪情壮志不可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选自于《论语.泰伯》

解读;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高,意志坚,因为责任很重,而奋斗的路很长。

引申为:人生中一个人的目标越远大,前进就会越努力。

修养篇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选自于:《论语.学而》

解读: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吗?同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地方吗?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还有不温习的吗?

引申为:一个人上进与否在于他会不会自我反省。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选自于:《论语.述而》

解读:要选择好的并向其学习,是不好的就要对照,反省并改掉它。

引申为:生活中人要学会知过改过,以后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品德篇

“温、良、恭、俭、让”

选自于:《论语.学而》

解读:人要学会温和、善良、恭谨、简朴、谦让。

引申为:做人一定要有美好的德行,其实这正是自古以来的做人之本。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选自于:《论语.里仁》

解读:有道德的人,他的心里只知道事事有个仁义;而没道德的人,他的心里只知道事事有个财利。

引申为:做人要学会先义而后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选自于:《论语.述而》

解读:品行端正的人,心胸守着正理,坦荡宽舒;品行不端的人,心怀鬼胎,一天到晚感到不安。

引申为:做人一定要要真诚相对,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