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

2.《水浒传》中林冲杀王伦是因为王伦“心胸狭窄”吗,你怎么看呢?

3.宋江和晁盖交情并不深,那为何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向他报信?

4.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简介200字左右

5.私放晁天王故事梗概

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

晁盖弥天大罪指什么-晁盖犯的弥天之罪是什么

1.自愿上梁山。如晁盖、吴用、刘唐,公孙胜、三阮等人,因智取生辰纲,犯下弥天大罪,案发后,只有上梁山落草。

2.逼上梁山。如林冲,被高太尉逼得走投无路,只有上梁山落草。

3.骗上梁山。梁山需要某类人材,采取种种手段,将这个人骗上梁山,如卢俊义、徐宁、萧让等,事己至此,只有上梁山落草。

4.暂时上梁山入伙。官府派来围剿梁山或梁山主动攻打官府,兵败被俘的军官,被宋江忠义感动,权且入伙,等待朝廷日后招安。如关胜、呼延灼、单巡珪、魏定国等人,损兵折将,自己被俘,命该如此,只好上梁山落草。

5.集体上梁山。自己占山为王,与官府作对,由于势力太小,不能与官府抗衡,只得另寻大树,如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少华山等伙“强人”,无奈之下,只有率部集体上奔梁山落草。

6.集体投诚上梁山。原想与梁山抗争,不料势力不济,战败后只好集体投诚上梁山落草,如芒砀山“强人”樊瑞等人。

7.慕名而上梁山。久闻梁山和山东及时雨宋江大名,慕名而投奔梁山落草。如石勇、焦挺等人.

《水浒传》中林冲杀王伦是因为王伦“心胸狭窄”吗,你怎么看呢?

话说宣和年间,盗贼四起,各自占山为王,在诸多的强盗之中,王伦的梁山泊不算是最强的,也不算是最弱的,只是很普通的一个山头而已。晁盖为什么不去投别的山头,非要来投梁山泊呢?因为梁山泊是离着晁盖等人最近的!最能解决他们最急迫的生存问题!所以不仅仅是吴用,就连政府官员朱仝,也说道:你不可投别出去,只除梁山泊可以安身。这个,是他们为什么投梁山泊的原因。

晁盖已经被逼上了绝境,此时的他,最需要解决的,是最底层的生存问题。投靠王伦时,晁盖连续说了三段这样的话:

对王伦说:晁某..甘心于头领帐下做一小卒,不弃幸甚

对吴用说:我们造下这等弥天大罪,哪里去安身?不是这王头领如此错爱,我等皆以失所,此恩不可忘?话是晁盖在自己人面前对吴用所说的,可信度极高,应该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对众人说:我等当初只指望逃灾避难,投托王伦帐下,为一小头目

尽管晁盖以前是山东河北出了名的黑道大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事到如今,一切以活命为首要。只要能活命,我这个江湖大哥,给你这个没本事的当个小卒子,给你端茶送水,我也认了。

所以晁盖吴用两个人,最初投奔王伦的时候,是没有杀王伦,抢梁山,当老大的打算的。只要能活着。

就算是后来,吴用提议用计,导致梁山自相火并的时候,晁盖也仅仅是说道:全仗先生妙策,可以容身晁盖的要求很低的,能容身就行。

在大家的印象中,王伦是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的代名词。实际上王伦非但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反而,他是一个很欢迎各路好汉加盟的贤君。

就连晁盖也说道:小子久闻大山招贤纳士...?你看,王伦招贤纳士的大名,传闻已久了,根本不是我们想象中不能容人的摸样。

既然你说王伦很能容人,很喜欢各路好汉前来加盟,那么他为什么先后拒绝了林冲与晁盖的加盟呢?至于后来的形势急转,晁盖竟然真的当了梁山的老大,真的打破了这种平衡,那也仅仅是走一步看一步而已。

那么处于什么境况的人,最想杀王伦,最希望有人打破这种平衡呢?

应该是已经解决了生存问题,但还一心想要解决升值问题的人。

晁盖众人的到来,势必会将梁山原来的平衡,推进成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可以生存但却没有升值的人,就按耐不住了。

王伦不想收容晁盖,根本不是王伦小心眼,更不能代表他不能容人,心胸狭窄,王伦根本没做错什么。就像当年他不想收留林冲一样,王伦只是在避免任何危险因素,避免任何后患,想要尽量的保住自己的资产不被别人抢走而已,这也有错?

反客为主,鹊巢鸠占之类的事情,自古便有。

晁盖等人跑到梁山时,是晚上。他们在山下等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王伦才邀请他们上的梁山,中间足足有一晚上的时间用来思考,缓冲。如果王伦真的心胸狭窄的话,他直接派人下山传话,不让晁盖上山不就行了?还用得着第二天让晁盖上了山之后,再赶他们走?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第二天,晁盖等人上了山,还没等走几步,就只听得岸上鼓响锣鸣?你看,晁盖来梁山避难,整个梁山竟然处于一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的热闹气氛中,热烈的欢迎晁盖等人上山?这是谁安排的?还不是老大王伦!这样的人,你好意思说他不喜欢各路好汉前来加盟?

晁盖一抬头,王伦早就带着人亲自下山来迎接了,说道:小可王伦,久闻晁天王大名,如雷灌耳,今日且喜光临草寨。你看,自称小可,称晁盖天王,很懂礼貌。

晁盖道:晁某是个不读书史的人,甚是粗鲁,今日事在藏拙,甘心在头领帐下做一小卒。

晁盖跟王伦一见面,立刻就问王伦能不能收留他们,这也太开门见山了吧?不过晁盖也说得很明白了,如果王伦肯收留他们,他做一个小兵都是无所谓的,只要能活命。

王伦怎么说呢?王伦道:休如此说,且请到小寨,再有计议。休如此说得意思就是,你这么牛的人怎么能在我手下当小兵呢?先回屋子里面去,大家边吃边商议。

王伦就再三谦让晁盖等人上了台阶,大伙一起吃饭。这时又是一阵热烈欢迎的气氛动起山寨中鼓乐山寨里宰了两头黄牛,十个羊,五个猪,大吹大擂大筵席。

书上原文明显写出,吃完饭之后,王伦不想收留晁盖了。

为什么不想收留晁盖了呢?因为:晁盖把胸中之事,从头到尾告诉王伦。胸中之事,是指的哪些事呢?是:杀了许多官兵巡检,阮氏三雄如此豪杰。

王伦会想晁盖如果日后心怀不轨想要抢梁山的话,王伦根本挡不住。

再者,晁盖可是得罪了朝廷的人啊,朝廷如果因为晁盖在梁山的原因,再派500人来打梁山,王伦又该怎么办呢?就算这次又躲过去了,那朝廷再派500人呢?

王伦听了,很不是滋味,骇然了半晌。心内踌躇,做声不得。

王伦不打算收留晁盖,晁盖七人该怎么办呢?一是离开梁山:你不留我,我就走。但是,这附近也没有什么强盗窝了,离开梁山,就等于直接曝露在了官府面前,尤其是他们还带着家眷,绝对必无疑。二是霸占梁山:强占了梁山,自己当老大!不过也很危险,梁山有好几百人,晁盖只有好几十人,打的过吗?

但打不过也要打!因为跟必无疑相比较起来,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胜算也要打!

打的话,如果晁盖与汪伦硬碰硬,晁盖是绝对赢不了的。所以,就只能期待王伦内部不和。

人家怎么才能窝里反呢?吴用看出来了。

吴用对晁盖说道:只有林冲那人...今不得已,坐了第四位。早先看王伦答应兄长摸样,他自便有些不平之气...心内自己筹措。我看这人,倒有顾盼之心,只是不得已

一句只有林冲那人,一个只有,就把最关键的写出来了?林冲是梁山上唯一的不安定因素。

同时,林冲还在心里自己筹措。

看到晁盖等七人马上就要被赶走了,林冲在自己心里筹措些。

第二天,林冲急不可耐了,主动来拜会晁盖,说道:小可有失恭敬。虽有奉承之心,奈缘不在其位,望乞恕罪。

林冲其实就是在暗示晁盖:如果我在梁山的地位很高,或者我是老大,我就会留下你们。反过来说就是:如果你们想要留下,那就必须让我做老大,或者让我的地位变得很高!

在吴用眼里,林冲坐在第四位,是不得已的。这就侧面证明了林冲确实有本事,单从武功这一方面来看,林冲坐在杜千宋万下面,确实是屈才了。

就连林冲,都觉得自己的地位太低了。

后来林冲说道:我杀王伦,非在位次低微...你看,林冲很虚伪。林冲居然说自己不在乎地位低微?那他在气什么呢?有的朋友可能要说了,他在气王伦当初为难他的事啊。

这不太可能吧?王伦为难林冲,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粗略算一算,林冲火烧草料场的时候,还是大雪纷飞,雪夜上梁山的季节呢,是冬天。而晁盖抢生辰纲的时候都大太阳顶在头上,热的人直脱衣服了,是夏天。这一冬一夏,一算少说大半年过去了,至于生气到现在?

再说王伦又不是天天为难林冲,他闲的啊?林冲上山之后,王伦好像就没再为难过林冲吧。倒是林冲,不太尊重王伦,总斜着眼瞅王伦。

说来说去,找不出别的原因。那就只能说:林冲之所以生气,想要揍王伦,还是因为王伦给他安排的职位太低了,林冲感觉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后来林冲杀了王伦,晁盖当了大哥,林冲说道:今日山寨,大义既明,非比往日苟且 杀王伦之后,晁盖安排道:我做山寨之主,吴学究做军师,公孙先生同掌兵权,林教头等共管山寨你看,杀王伦之后,林冲有了实权了,比起原来可有可无的虚职四大王,如今的职务,多了一项重要的权力:可以共管山寨。

王伦时期的梁山,决策层是王伦杜千宋万,林冲是说不上话的。而晁盖时期的梁山,林冲终于也拥有了这项宝贵的权利,挤进了决策层。而林冲下面的好汉,从刘唐开始,就属于等了,没资格出现名字了,就只有被决策的份了,类似于以前林冲四大王的职位,虚职而已。

其实,火并王伦,看上去好像是林冲被吴用等人挑唆了,利用了,晁盖吴用成了唯一的受益者。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林冲早就知道晁盖吴用是怎么想的了!林冲根本不是被利用了,而是早就想借着这一场捞油水!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林冲跟吴用,根本不存在谁骗了谁,谁中了谁的计这样的关系。

在杀王伦这一方案上面,林冲的选择是杀,趁机提升自己的地位。而晁盖吴用的选择,必须杀王伦!不杀王伦,自己就会被赶出梁山,被外面的官兵干掉!他们的关系其实就是双赢的关系。

宋江和晁盖交情并不深,那为何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向他报信?

细按水浒第17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济州府缉捕何涛抓住“白日鼠”白胜,顺藤摸瓜,破了黄泥岗生辰纲被抢一案,于是星夜前来郓城县,捉拿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等人。

可刚进郓城县,便遇见了宋江,何涛自认为都是公职人员,于是将此行的目的倾囊相告。而宋江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

宋江是《水浒传》中性情最复杂的一个人物,第17回又是宋江正文之始,施公必定倾尽笔力刻画,故金圣叹评曰:自此以下入宋江传,皆极写其权术,所以为群贼之魁也!?

从宋江的“寻思”中,貌似他是为了兄弟义气才帮的晁盖,可见两人素日关系应该甚好,可紧接着,施耐庵用“宋江报信”的另一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一切没有这么简单。

宋江一个人快马加鞭赶到晁盖庄上,想要告知晁盖险情,可他们彼此的反应、言语,丝毫看不出来他们是多亲密的兄弟。

比如晁盖,他听闻宋押司来了,第一先打听来了多少人,其意图很明显:看宋江是不是来抓自己的,如果是,人少的话就跟他拼了!听听,这是亲密兄弟应有的思维吗?

宋江的答话更加经典,上来先是一句“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为啥要说这句话,因为他和晁盖的关系并没有好到穿一条裤子,可以推测,在此之前,晁、宋两人完全是一个地主老财和衙门押司的世俗关系,最多平时一起喝过酒、撸过串,但谁也不了解谁,因此在“生辰纲”这件动辄就要杀头的大事上,晁盖并不信任宋江。

宋江看得比别人都远,此时正值天下大乱,正如《词话》第一回中的概述:话说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朝中宠信高、杨、童、蔡四个奸臣,以致天下大乱,黎民失业,百姓倒悬,四方盗贼蜂起,罡星下生人间,搅乱大宋花花世界,四处反了四大寇,哪四大寇?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简介200字左右

宋江私放晁天王:晁盖打劫了生辰纲以后,官府四处捉拿嫌犯,白胜由于受刑不过而供出了晁盖等人,官府准备立刻去捉拿晁盖,宋江得知后,及时报告给晁盖,晁盖才得以做好准备,逃脱官府的缉捕。

晁盖,梁山泊的第二任寨主,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财主。他武功超群,神武过人,平生仗义疏财,为人义薄云天,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

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打熬筋骨,是一个真正敢于为民请命的好汉,如沧海横流般尽显英雄本色。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

扩展资料

宋江,江湖人称“及时雨”,又号“呼保义”。因为他面黑身矮,人又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又且舞刀弄枪。

上有父亲宋太公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自幼与同在郓城县东溪村的晁盖相熟。

因私放晁盖等人,被小妾阎婆惜捉住把柄,以至于杀了阎婆惜后连夜逃走,期间结交诸多英雄好汉,辗转周折上了梁山。并曾带兵征讨祝家庄和高唐州。

晁盖后继任梁山第三任寨主,主张并接受朝廷的招安,接连出征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屡立战功,被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最后被高俅等奸臣设计用毒酒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宋江

私放晁天王故事梗概

何涛的弟弟何清向哥哥诉说,自己在案发前几天在旅店负责登记时遇到7个“贩枣子客人”,晁盖和白胜的可疑迹象并暗自记录的经过。何涛立即逮捕了白胜并搜出赃物,将其押回济州。在严刑拷打之下,被捕的白胜不得已招出了晁盖是黄泥岗事件的主犯。

济州太守命令缉捕使臣何涛秘密赶赴郓城县调动当地公安机关对晁盖等七人实施抓捕。奈何何涛等人来到郓城县,知县早已经下班。在附近茶坊中休息时,遇上主管文书工作的押司宋江。通过“密切交谈”,何涛对宋江泄露了抓捕晁盖的计划。

宋江暗地吃惊,遂稳住何涛,自己以回家处理琐事为由打马火急奔赴晁盖家中告知,晁盖十分感激。宋江匆忙赶回,为何涛引见了知县。知县下令朱仝雷横率警力协助何涛夜袭东溪村。晁盖对庄中事务进行了善后处理,正准备携带“赃物”撤离,何涛等赶到庄外。

朱仝故意以埋伏为由分散警力,自己带人前往后门埋伏。晁盖率领众人夺路奔逃,朱仝追赶。朱仝假装闪了脚,和手下们停止追击。晁盖等人安全撤退到石碣村阮家,商议入伙梁山一事。

何涛围捕行动失败,返回济州报告,从白胜的招供中得知石碣村三阮同伙,遂向知府请求出动官兵往石碣村追捕。

扩展资料:

原因如下:

1.高收益

无论宋江报不报信,晁盖逃走的可能性,都非常大!我们假如宋江不去通风报信,那么,接着,必然就是时文彬县令安排朱仝、雷横这两个刑侦队长去抓晁盖。而朱仝、雷横这两人,都是有心要故意放走晁盖的人。结果,还是捉不住晁盖!

所以,宋江抢先去报信,其本质,只是一次“投机”行为!和义气的关系反倒不怎么大了。这样,宋江可以在江湖上轻易获得“讲义气”好名声的机会。并且,还有望因为“义气”而分到“生辰纲”赃物十分之一的巨款!这是一次投机行为。

2.低风险

宋江只是县里的一个小吏。何涛到县里来,是来找县令时文彬先生的,不是来找宋江的,他遇到宋江,纯粹是偶遇。因此,本县与该案有干系的人,是时文彬先生。无论晁盖是跑了,还是被捉住了,其实和宋江的关系都不大。(该案不归宋江负责)。

而是和时文彬先生关系重大。所以,晁盖如果逃跑了,该时文彬先生负全责,根本就不会追究到宋江身上,宋江和这个案子是没有任何关系。宋江偷偷地跑去通风报信,叫晁盖快跑,他是不用负法律责任的。根本就没他说的“冒”那么严重。

3.除绊脚石

宋江这个小吏,相当现在一个小科长,是个注定没有前途的行业。按当时的制度,他是没有机会做官的。但是他仗义疏财,挥金如土。这个小科长的收入就有些不明不白了。《水浒传》第十三回结尾写:且说山东济州郓城县新到任一个知县,姓时名文彬,当日升厅公座。

但见: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争田夺地,辩曲直而后施行;斗殴相争,分轻重方才决断。闲暇抚琴会客,也应分理民情。虽然县治宰臣官,果是一方民父母。

可见,这时文彬县令是新调来的,时间不长,为官清正,作事廉明。这样一来,这个县令的清廉,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脚踏黑白两道的宋江的灰色收入。

4.为自己铺一条后路

宋江是不可能通过正规仕途这条途径混起来的,因为他的小吏身份决定了他的未来,所以他必须要给自己谋一条新的出路。

宋江(1073~1124),字公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宋江在一百单八将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绰号呼保义,为人急公好义,常救人于危难时刻所以又号及时雨,人称孝义黑三郎。身材矮小,面目黝黑。

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后因私放晁盖等人,被阎婆惜捉住把柄,以至于杀了阎婆惜后连夜逃走,辗转周折上了梁山。晁盖后继任梁山大寨主,主张并接受朝廷的招安,接连出征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屡立战功,最后被高俅等奸臣设计用毒酒害(却也是自愿赴)。

宋江在历史上也实有其人,随着《宋人话本》特别是《水浒传》的广泛流传,宋江和梁山好汉博得了人们的传颂与喜爱。

百度百科-宋江